
【名词&注释】
导电性(conductivity)、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穿透力(penetrating power)、不符合(inconformity)、决定簇(determinant)、酶系统(enzyme system)、颗粒状(granular)、透射比浊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的时间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第4~5病日开始出现,第7~10病日达高峰
B. 第3~4病日开始出现,第5~7病日达高峰
C. 第2~3病日开始出现,第3~5病日达高峰
D. 第1~2病日开始出现,第3~4病日达高峰
E. 第1病日开始出现,第10病日达高峰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热力灭菌法分干热和湿热灭菌两类,并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效力较干热要强这是因为( )
A. 可迅速提高温度
B. 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 迅速破坏细菌的酶系统(enzyme system)
D. 促进糖类分解
E. 使细菌迅速失活
[单选题]抗原对某一机体具有免疫原性的第一要素是
A. 异物性
B. 大分子
C. 一定的化学基团
D. 决定簇
E. 物理性状
[单选题]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重度核异质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 )
A. 胞核大小不等
B. 胞核增大
C. 染色质增多,呈细颗粒状(granular)
D. 染色质亦可呈粗颗粒状(granular)
E. 核浆比例明显增大
[单选题]关于血凝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凝固法中的光学法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B. 凝固法中的黏度法,随血浆的凝固,血液的黏度减低
C. 凝固法中的电流法是利用纤维蛋白具有导电性
D. 发色底物法是利用测定产色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来推算所测定物质的含量
E. 免疫学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对被测物质进行定量
[单选题]下列现象与白细胞无关的是
A. Auer小体
B. 杜勒小体
C. 中毒颗粒
D. Howell-Jolly小体
E. 棒状小体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
A. 胰凝乳蛋白酶
B. 胰蛋白酶
C. 胰脂肪酶
D. 胰α淀粉酶
E. 乳酸脱氢酶
[单选题]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
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对数期和稳定期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76x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