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最适合(most suitabl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氨苄西林(ampicillin)、不断发展(continuous development)、建筑工人(building labourer)、镧系元素(lanthanide)、有机溶剂沉淀法(organic solvent precipitation)、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β-内酰胺类药物(β-lactam drug)
[单选题]男性,35岁,建筑工人。开放性骨折,大面积撕裂伤。继发感染后,出现严重的局部水肿,伴有剧烈疼痛,触摸有捻发感。最可能的病原菌为
A. 奇异变形杆菌
B. 破伤风梭菌
C. 艰难梭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E. 肉毒梭菌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近年来,荧光免疫技术在POCT领域不断发展,其中最适合用于时间分辨荧光的标记物质是
A. FITC
B. 镧系元素(lanthanide)的螯合物
C. TRITC
D. 藻红蛋白
E. RB200
[多选题]蛋白质免疫原所用的沉淀法包括 ( )
A. 盐析法
B. 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
C. 有机溶剂沉淀法(organic solvent precipitation)
D. 核酸沉淀法
E. 醋酸沉淀法
[单选题]常用于皮肤消毒的乙醇溶液一般常用浓度是( )
A. 20%~35%
B. 50%~65%
C. 70%~75%
D. 80%~85%
E. 90%~95%
[单选题]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若β-内酰胺酶阴性,则首选
A. 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
B. 复方磺胺
C.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D. 红霉素
E. 氨曲南
[单选题]关于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试验是利用给胰腺以刺激,引起胰腺外分泌活动、采取给刺激物前、后的十二指肠液和血液,测定各项指标
B. 从给刺激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
C. 刺激物主要作用是促使胰腺组织分泌富含碳酸氢盐的电解质溶液,使胰液流出量增加;促使各种胰酶的分泌量和浓度增加
D. 测定在刺激前、后胰液的流出量,碳酸氢盐及酶的浓度和排出量等,从其变化来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
E. 应用广泛
[单选题]患儿,男,2岁。因急性腹泻3小时来门诊求治。粪常规示: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20~25/HP,巨噬细胞5~8/HP。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溃疡性结肠炎
B. 急性细菌性痢疾
C. 急性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
D. 上消化道出血
E. 肠易激综合征
[单选题]下列不是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为
A. 脂蛋白残粒
B. 小而密的LDL
C. ox-LDL
D. Lp(a)
E. HDL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确诊依据是
A. 外周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B. 骨髓中可见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
C. EBV抗体阳性
D. 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
E. 肝脾大
[单选题]患者,男,3岁。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血清IgG<2g/L,淋巴结无生发中心,T细胞数量和功能正常,初步诊断
A.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B. Bruton综合征
C. 缺铁性贫血
D. AIDS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pn3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