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由主动脉起始部左侧发出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1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 [单选题]由主动脉起始部左侧发出的是

  • A. 肺动脉
    B. 左前降支
    C. 左回旋支
    D. 右冠状动脉
    E. 左主干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PR间期为0.18s,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心率为130次/分,节律规整,应首先考虑为
  • A.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B. 心房扑动
    C. 心房颤动
    D.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E. 心室颤动

  • [单选题]关于洋地黄效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洋地黄效应只表示患者使用了洋地黄药物
    B. 出现洋地黄效应的心电图改变是停用洋地黄的指征
    C. 洋地黄效应的ST-T改变出现与否,与患者的洋地黄用量不成正比
    D. 部分洋地黄中毒患者可不出现洋地黄效应的ST-T改变
    E. 类似洋地黄效应的ST-T改变也可见于其他临床情况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窦性P波规律出现
    B. PP间距逐渐缩短至P波脱漏
    C. 长PP间距等于正常窦性PP间距的倍数
    D. 传出阻滞的比例可为2:1、3:2、4:3等
    E. P波形态一致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QRS波群脱落前的PR间期可以意外地延长
    B. RR间距可以不呈进行性缩短
    C. 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4:1
    D. QRS波群脱落后的PR间期常缩短
    E. 病变多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

  • [单选题]下列关于窦性心律不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常见于正常健康人
    B.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常见于正常健康人
    C. 窦性心动过缓者常伴窦性心律不齐
    D.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时可出现窦性心律不齐
    E. 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 [单选题]交叉感知是指
  • A. 一个心腔的电信号被另一个心腔电路所感知
    B. 心房电路感知了P波
    C. 心房电路感知了肌电位
    D. 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E. 心室电路感知了QRS波群

  • [单选题]关于肢体导联的导联轴方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Ⅰ导联轴的正侧为0°
    B. aVR导联轴的负侧为+30°
    C. Ⅲ导联轴的负侧为-60°
    D. Ⅱ导联轴的正侧为+60°
    E. aVL导联轴的负侧为+120°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jzzwp.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