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不存在(there is no)、外围设备(peripheral equipment)、扫描时间(scanning time)、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cs)、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外力作用(exogenous process)、宇宙射线(cosmic ray)、信噪比。、图像信噪比(image signal to noise ratio)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伪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调整照相的窗宽、窗位可消除伪影
B. 卷褶伪影、截断伪影都属于设备伪影
C. MR伪影多的原因是成像参数多,成像过程复杂
D. 由于伪影产生的原因不同,伪影的表现和形状也各异
E. 伪影是人体组织本身不存在的致使图像质量下降的影像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X线吸收衰减系数μ,错误的叙述是
A. X线穿过人体某一部位时,其强度按指数规律吸收衰减
B. X线衰减系数与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密度有关
C. X线衰减系数与物质的厚度有关
D. X线衰减系数与CT扫描时间有关
E. X线衰减系数与CT扫描时所采用的能量大小有关
[单选题]关于进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没有外界的作用力,也可以发生进动过程
B. 是一种复合运动
C. 自身的转轴围绕静磁场方向做回旋运动
D. 旋转半径受外力的影响
E. 旋转半径受旋转速度的影响
[单选题]垂体最佳扫描层厚是
A. 1~2mm
B. 3~4mm
C. 5~6mm
D. 7~8mm
E. 9~10mm
[多选题]关于反转恢复序列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一个180°反转脓冲、一个90°激发脉冲和一个180°复相脉冲组成
B. 由一个90°激发脉冲和180°复相脉冲组成
C. 由一个180°反转脉冲和90°激发脉冲组成
D. 由一个小于90°的射频脉冲和反转梯度组成
E. 由一个90°RF脉冲和多个180°脉冲组成
[单选题]成像过程中,潜影加热的适宜温度是
A. 100°C
B. 110°C
C. 120°C
D. 130°C
E. 140°C
[单选题]表面线圈的主要作用是
A. 扩大了成像容积
B. 提高图像信噪比(image signal to noise ratio)
C. 缩短成像时间
D. 提高空间分辨力
E. 增加对比度
[单选题]关于CT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73年美国人Lauterbur完成了CT的实验室的模拟成像工作
B. 1978年第一台头部CT设备投入临床使用
C. CT机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明的,因此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D. 1972年,亨斯菲尔德和他的同事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RSNA)上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CT机诞生
E. 1972年10月,世界上第一台CT机安装成功,获得了第一幅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部CT图像
[单选题]MR射频屏蔽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止射频场与外界电磁波相互干扰
B. 防止射频对周围人群的电磁辐射
C. 防止磁场对外围设备的影响
D. 防止室外无线电杂波干扰主磁场
E. 预防X线以及其他各种宇宙射线(cosmic ray)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g79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