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特发性(idiopathic)、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部分和(partial sum)、自律性(automaticity)、基础上(basis)、右心房(right atrium)、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单选题]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指副节律点对主导节律点产生正性变时作用的干扰现象
B. 两种节律之间的影响是通过电和机械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C. 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属于钩拢现象
D. 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E.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有钩拢现象在临床上相对多见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房颤心电图表现为
A. P波消失,代之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B. 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C. R-R间隔绝对不规则
D. 颤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E. 房率约350~600次/分
[多选题]射频消融的适应症包括
A. 发作频繁的心梗后室速
B. 发作频繁乙室率不易控制的房扑
C. 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
D. 反复发作的特发性室速
E.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A. 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B. 折返机制
C. 房室旁路
D. 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
E. 心肌细胞自律性(automaticity)增高
[单选题]右冠状动脉支配
A. 右心房(right atrium)、右心室前壁大部分
B. 右心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
C. 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和室间隔后1/3
D. 左束支的后半、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
E. 以上均是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A. 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
B. 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
C. 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
D. 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明显增大
E.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单选题]以下为运动试验的阳性判断标准,但不包括
A.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B. ST段抬高≥0.1mV
C. 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D. 如果运动前心电图ST段已下移,则运动中在原基础上(basis)应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 运动中及运动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单选题]若心电信号的采样频率是500Hz,表示采样的间隔为
A. 1ms
B. 2ms
C. 4ms
D. 5ms
E. 8ms
[单选题]正常人T波的方向一般
A. 与R波方向一致
B. 与S波方向一致
C. 与P波方向一致
D. 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E. 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
[多选题]下列关于房性期前收缩正确的是
A. 主要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B. 通常无需治疗
C. 烟酒、咖啡等可诱发
D. 当因其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予治疗
E.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g66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