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涵义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5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苏氨酸(threonine)、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s)、生物医学(biomedical)、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内含子(intron)、多基因(polygene)、突变学说(mutation theory)、修复过程(repair process)、社会医学模式(social medical model)

  • [单选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social medical model)的涵义是

  • A. 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
    B. 肯定了生物医学的价值
    C. 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地位
    D. 立体地探索了健康观念
    E. 以上均是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 A. 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B. 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
    C. 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
    D. 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
    E. 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反应不属于转录后修饰( )
  • A. 腺苷酸聚合
    B. 外显子剪除
    C. 内含子剪除
    D. 5′端加帽子结构
    E. 甲基化

  • [单选题]含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
  • A. 酪氨酸
    B. 色氨酸
    C. 谷氨酸
    D. 赖氨酸
    E. 苏氨酸

  • [单选题]关于体细胞突变学说(mutation theory),错误的是
  • A. 化学致癌机制有两个较重要的学说,即体细胞突变学说(mutation theory)和非突变学说(mutation theory)
    B. 细胞突变是体细胞生长异常形成肿瘤的原因
    C. 体细胞DNA损伤就可以引起癌症
    D. 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
    E. 化学致癌至少可分为启动、促癌和进展阶段

  • [单选题]一组数据成偏态分布,描述这组数据的的离散趋势最好选择用
  • A. 四分位数间距
    B. 方差
    C. 变异系数
    D. 极差
    E. 标准差

  • [单选题]肺炎患者提供的能量为
  • A. 1000~1200kcal/d
    B. 1200~1500kcal/d
    C. 1500~1800kcal/d
    D. 1800~2000kcal/d
    E. 2000~2400kcal/d

  •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因素又称处理因素
    B. 实验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可随时修改
    C. 非实验因素是指除了实验因素外,凡对受试对象具有影响,可使其发生效应的所有因素
    D. 非实验因素经常与实验因素混杂在一起,故又称为混杂因素
    E. 消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显示实验因素的作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9rny5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