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血清蛋白(serum protein)、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前列腺颗粒细胞、光密度扫描、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平行测定(parallel determination)、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下列关于血红蛋白尿描述错误的是
A. 正常人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
B. 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试带法产生假阳性
C. 阳性可见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缺乏患者
D. 试带法检测时也可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
E. 甲醛可使反应呈假阴性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 SRBC受体
B. Fc受体
C. C3b受体
D. mIg
E. TCR
[单选题]在酶免疫分析仪的精密度评价中,采用双波长作双份平行测定(parallel determination),每日测定两次,最少应连续测定的天数是
A. 5天
B. 7天
C. 12天
D. 50天
E. 20天
[单选题]血清蛋白电泳出现β-γ桥,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 急性肝炎
B. 肾病综合征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肝硬化
E. 胆囊炎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该抗体属于IgM
B. 该抗体可被含有Forssman抗原组织吸收
C. 该抗体与正常人血清中Forssman抗体不同
D. 该抗体在起病后第1~2周出现,高峰为2~3周
E. 该抗体持续时间为3~6个月
[单选题]关于补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数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属于球蛋白
B. 血清中多数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均以无活性的酶前体状态存在
C. 具有溶解细胞、炎性介质效应,但无促进吞噬作用
D. 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主要是由肝脏和巨噬细胞产生
E. 补体可参与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
[单选题]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为
A. 空气分段系统式和试剂分段系统式
B. 流动注入系统式和间歇系统式
C. 空气分段系统式和流动注入系统式
D. 非分段系统式和间歇系统式
E. 分段系统式和间歇系统式
[单选题]室内质控过程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3s,则判断为
A. 不能判断
B. 在控
C. 警告
D. 失控
E. 难以确定
[单选题]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多见于
A. 老年
B. 中年
C. 青年
D. 少年
E. 新生儿
[单选题]神经纤维上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超常期
D. 有效不应期
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9kp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