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卫生资格2023整形外科学主治考试试题库(7O)相关信息,更多卫生资格2023整形外科学主治考试试题库(7O)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浓缩红细胞错误的是
A. 浓缩红细胞提供携氧能力,靠适当的血容量和心脏功能来维持氧的输送
B. 红细胞压积低于30%或血红蛋白100g/L不再作为输血指征
C. 很多慢性病患者能耐受70~80g/L或低于此水平的血红蛋白浓度
D. 在有明显心肺疾患,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增加心输出量可造成心肌缺血
E. 体重70kg的成人,每单位浓缩红细胞通常可使红细胞压积提高3%~5%
2. [单选题]关于黏膜移植,下列不正确的是
A. 临床上多用于眼结膜缺损或红唇缺损的修复
B. 移植的黏膜多取材于口唇
C. 以唇冠状动脉为蒂的轴型黏膜瓣,可不受一般长宽比例规定的限制
D. 无论游离或有蒂移植均易成活
E. 黏膜供区创面如不能直接缝合而任其自愈,常致瘢痕挛缩畸形
3.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A. 往中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B.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C. 医患交往中的伦理方面的关系
D. 医患交往中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E. 医患交往中的人文关怀
4. [单选题]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 800ml
B. 600ml
C. 400ml
D. 200ml
E. 100ml
5. [单选题]男性,28岁。右侧结核性无功能肾切除术后一年,左肾中度积水,膀胱容量45ml,排尿费力。尿常规检查:白细胞3~5个/HP,红细胞0~1个/HP,尿抗酸菌染色3次阴性。行尿道扩张失败,尿道仅能插入8号尿管。目前的治疗宜采取
A. 左肾造瘘术
B. 左输尿管腹壁造口
C. 膀胱造瘘术
D. 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
E. 膀胱成形术
6. [单选题]关于肘部瘢痕组织切除游离植皮手术方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切口的深度要以刚刚触及皮下脂肪层为宜,以防深部的神经血管外露
B. 切除僵硬的瘢痕后,创面可能遗留一层较薄的瘢痕组织,要仔细剥离除去,以减少手术出血与后期挛缩
C. 创缘两侧作辅助切口,使成锯齿形,达到尽量伸展,并能防止植皮后继续挛缩
D. 瘢痕切除后所形成的创面,可用中厚皮片修复
E. 包扎后肘部可用石膏托固定于微屈位
7. [单选题]用中国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躯干前侧为18%
B. 躯干后侧为18%
C. 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为36%
D. 手为1%
E. 头、面、颈部各为3%
8. [单选题]胆囊结石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胆道蛔虫症
B. 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C. 肝脓肿
D.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E.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
9. [单选题]关于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 较易发生骨折的是第4~7肋骨
B. 肋骨骨折可引起胸内脏器和膈肌的损伤
C. 血胸和气胸是肋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D. 老年人肋骨骨质疏松,不容易(not easy)发生骨折
E.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呼吸反常运动
10. [单选题]肋骨骨折的处理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 镇痛
B.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早期下床活动
C. 尽早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D. 固定胸廓
E. 防治并发症
11. [单选题]有关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持物无力,拧毛巾痛
B. 肱骨外上髁处局限性压痛
C. X线检查正常
D. Mills试验(+)
E. Hoffman征(+)
12. [单选题]下列哪种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always keep)有效血供
A. 心脏移植
B. 肝移植
C. 皮瓣移植
D. 肾移植
E. 胰腺移植
13. [单选题]肾癌的X线表现为
A. IVP时肾实质显影时间延长
B. 癌体呈现大片软组织阴影或有钙化影
C. 肾盂有充盈缺损或部分肾盏呈现扩张
D. 肾盂边缘不整齐,如有虫蛀状或肾盏闭塞空洞形成
E. 肾盂造影所见呈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
14. [单选题]阴茎发生于胚胎期
A. 第6周
B. 生殖结节
C. 尿生殖膜
D. 尿道沟
E. 尿生殖褶
15. [单选题]关于驼峰鼻畸形的矫正,下列错误的是
A. 凿除鼻背棘状突起的鼻骨和软骨部分
B. 棘状突凿除后形成的鼻骨开放性缺损,可将切下的骨块植入以保留自然圆形的鼻背
C. 严重的驼峰鼻宽大畸形可凿断两侧上颌骨额突,然后向中间挤压靠拢,缩窄鼻背
D. 伴有鼻尖过长者需切除过长的鼻中隔软骨、侧鼻软骨下缘及鼻翼软骨上缘,缩短鼻尖
E. 驼峰鼻畸形不能用硅胶材料填充的方法矫正
16. [单选题]术中暴露分离腹膜后肿瘤时,血压突然下降至70/50mmHg,脉搏52次/分,面色苍白,冷汗,临床诊断为
A. 感染性休克
B. 神经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