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诊断急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结果是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5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低剂量(low dose)、传播媒介(media)、理论依据(theoretical basis)、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吞噬细胞(phagocyte)、登革病毒(dengue virus)、不间断(nonbreak)、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

  • [单选题]诊断急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结果是 ( )

  • A. 黄疸
    B. 红细胞减少
    C. 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D. 尿胆原增加
    E.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的传播媒介是
  • A. 库蚊
    B. 按蚊
    C. 伊蚊
    D. 蜱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打破自身耐受的原因之一是( )
  • A. 与自身抗原有相似结构成分的微生物进入体内
    B. Th细胞功能障碍
    C. Ts细胞增多
    D. 免疫系统不间断(nonbreak)地与低剂量自身抗原接触
    E. 内源性可溶性抗原的产生

  • [多选题]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检测常用的染色方法为
  • A. 甲苯胺蓝活体染色
    B. 新亚甲蓝活体染色
    C. 煌焦油蓝活体染色
    D. 碱性美蓝染色
    E. 瑞氏染色

  • [单选题]按发病原因,免疫缺陷病可分为( )
  • A. 补体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
    B. 抗体缺陷病、T淋巴细胞缺陷病
    C.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D. T和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
    E. T淋巴细胞缺陷病、B淋巴细胞缺陷病

  • [多选题]等吸收点双波长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 A.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和为定值
    B.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为定值
    C.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D. 干扰物质和被测物质有等吸收点
    E.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呈正比

  • [单选题]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常采用的琼脂糖浓度为 ( )
  • A. 0.8~1%
    B. 1~2%
    C. 2~3%
    D. 3~5%
    E. 5~10%

  • [多选题]梗阻性黄疸时
  • A. 粪便呈白陶土色
    B. 尿胆原阴性
    C. 尿胆原阳性
    D. 尿胆素阳性
    E. 尿胆素阴性

  • [单选题]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的情况是
  • A. 声压和振幅都增高
    B. 声压和振幅都降低
    C. 声压和振幅都不变
    D. 声压降低,振幅增高
    E. 声压增高,振幅降低

  • [单选题]与识别半堵孔现象无关的是 ( )
  • A. 示波器上出现异常波形
    B. 计数时间延长
    C. 出现不规则间断声音
    D. 细胞不能通过微孔计数
    E. 计数指示灯不规则闪动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9e7xg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