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免疫力(immunity)、肠毒素(enterotoxin)、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呼吸困难(dyspnea)、破伤风(tetan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初步判断(pre-judgment)、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
[填空题]
某女性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X线提示右肺上叶底部、肺中叶云絮状或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临床初诊为肺结核,要求患者送12~24小时痰液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在油镜下观察每个视野有1~9条抗酸杆菌,拟报告()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补体不具有的生物学作用是
A. 溶细胞作用
B. 炎症介质作用
C. 中和与溶解病毒作用
D. 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
E. 促进抗体生成作用
[单选题]用于制作接种针或接种环的材料为
A. 银丝
B. 铁丝
C. 铜丝
D. 铅丝
E. 铂丝
[单选题]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可以引起感冒的病毒除流感病毒外,还包括下列哪一种病毒
A. 呼吸道合胞病毒
B. 副流感病毒
C. 麻疹病毒
D. 鼻病毒
E. 腮腺炎病毒
[单选题]一患者皮肤出现中央发黑呈痈样化脓灶,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革兰阳性竹节状排列大杆菌,且有荚膜,初步判断(pre-judgment)是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
A. 蜡样芽胞杆菌
B. 破伤风梭菌
C.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D. 炭疽芽胞杆菌
E. 类白喉棒状杆菌
[多选题]下列描述与溶原性转换有关的是
A. 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
B. 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卵磷脂酶
C. 肉毒梭菌产生肉毒毒素
D. 肠产毒大肠埃希菌产生ST毒素
E. 甲型流感病毒发生的抗原转换
[单选题]细菌菌体抗原的特异性在于
A. 脂类A
B. 外侧多糖链
C. 核心多糖链
D. 内毒素
E. 外毒素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皮肤伤
D. 胎盘
E. 接种
[多选题]关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感染后获得免疫,叙述正确的是
A. 牢固的免疫力
B. 细胞免疫
C. 体液免疫
D. 抗菌毛抗体(sIgA)
E. 抗肠毒素IgG及抗菌IgM
[单选题]关于脑膜炎奈瑟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镜下呈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坦面相对的革兰阴性球菌,具有荚膜
B. 本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
C. 本菌经空气传播,定植于人的脑皮质部位
D. 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的惟一宿主
E.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易自溶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6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