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社会秩序(social order)、法律效力、人员构成(personnel composition)、违法行为(illegal activities)、国家强制力、民族自治地、积极参加、民族自治机关(agencies for national autonomy)、首要分子(ringleader)、交通秩序(traffic order)
[多选题]下列犯罪中,只能由首要分子(ringleader)才能构成的是( )。
A.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
B.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C.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traffic order)罪
D. 聚众哄抢罪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折杖法始定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单选题]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是
A. 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B. 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C. 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D. 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
[单选题]配有律疏的法律有( )。
A. 《大中刑律统类》
B. 《贞观律》
C. 《唐六典》
D. 《永徽律》
[单选题]在民族自治机关(agencies for national autonomy)组成人员中,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是( )。
A.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
B. 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州副州长、自治县副县长
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D.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单选题]保证法律实施的是( )。
A. 道德力量
B. 社会舆论
C. 国家强制力
D. 风土人情
[多选题]关于探望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探望权的行使必须以支付必要的抚育费为前提条件
B. 互通电话属于行使探望权的方式之一
C. 子女成年的,探望权消灭
D. 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判决
[多选题]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黄某听到王某的吆喝声,不顾等赵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棍紧追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与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 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
C. 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 对赵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55q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