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有种技术于1990年代初投入使用,能适应高通量的要求,已成为鉴定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6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准确性(accuracy)、高通量(high throughput)、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血循环(blood circulation)、苯胺蓝(aniline blue)、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红细胞代用品(red blood cell substitutes)、荚膜多糖抗原、体内半衰期、凝集素结构域(lectin domain)

  • [单选题]有种技术于1990年代初投入使用,能适应高通量的要求,已成为鉴定HLA基因的非常理想的方法。这种技术是下列哪一种(  )。

  • A. PCR-RFLP
    B. PCR-SSOP
    C. PCR-SBT
    D. PCR-SSP
    E. PCR-SSCP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分别是(  )。
  • A. 每月对每台采血混匀秤检查1次
    B.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C. 每台2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D.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20~3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E.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5%

  • [单选题]选择素分子中与配体的结合部位是(  )。
  • A. 细胞浆区
    B. C型凝集素结构域(lectin domain)
    C. 补体调节蛋白区
    D. 表皮生长因子样功能区
    E. 多糖分子区

  • [单选题]测T细胞数量(  )。
  • A. E花环实验
    B. Western Bloting
    C. 溶血空斑实验
    D. 细胞毒实验
    E. PHA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单选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容易发生DIC,其原因是
  • A. 血小板生成减少
    B. 血小板功能异常
    C. 化疗时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嗜苯胺蓝颗粒进入血循环
    D. 全反式维A酸诱导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E. 白血病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

  • [单选题]大量失血的定义是(  )。
  • A. 24小时内失血量大于患者的估计血容量
    B. 3小时内失血量大于患者的1/3估计血容量
    C. 失血量达到1000mL以上
    D. 失血量达到1500mL以上
    E. 失血量达到2000mL以上

  • [单选题]可与IgG Fc段结合的细菌表面蛋白是(  )。
  • A. 炭疽杆菌荚膜多糖抗原
    B. M蛋白
    C. 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
    D. Vi抗原
    E. 大肠杆菌K抗原

  • [单选题]新一代红细胞代用品(red blood cell substitutes)聚乙二醇(PEG)修饰的人血红蛋白(MP4)描述错误的是(  )。
  • A. PEG使血红蛋白表面形成一层水“防护膜”
    B. 延长体内半衰期和提供与血液相似的黏滞度
    C. 防止血管收缩
    D. 保持正常运送和释放氧气的能力
    E. 选择性地向氧分压高的组织释放氧气

  • [单选题]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受损害(  )。
  • A. 免疫系统
    B. 神经系统
    C. 骨骼系统
    D. 肌肉系统
    E. 血液系统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0dqz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