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溶血性(hemolytic)、免疫抗体(immune antibody)、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血清胆红素(serum bilirubin)、主要功能(main function)、纹状体(striatum)、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性肝炎(induced hepatitis)、尿胆红素(urine bilirubin)、是不是(yes)
[填空题]患者女,20岁。发热,厌食厌油一周,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右下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178U/L,血清胆红素54μmol/L,尿胆红素(urine bilirubin)阳性,抗HAV IgM(+),抗HBsAg(+),抗HBc(+),抗HCV(-),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和输血史。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径是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穿刺时采血者所持针头斜面向上,针与皮肤刺入角度为多少度,针头刺入皮肤后改变角度为多少度
A. 15°~20° 10°
B. 20°~30° 10°
C. 30°~50° 10°
D. 30°~50° 20°
E. 20°~40° 10°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骨髓的主要功能是
A. 造血干细胞发生场所
B. 免疫细胞发生场所
C.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单选题]不是由蛋白质错误折叠后导致淀粉样纤维沉淀而引起的疾病是
A. 人纹状体脊髓变性病
B. 老年痴呆症
C. 亨廷顿舞蹈病
D. 疯牛病
E. 艾滋病
[单选题]关于全血的缺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全血由于保存损害,所以“全血不全”
B. 全血中的血浆可引起受血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 全血中的白细胞抗原、血小板抗原可引起受血者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
D. 保存期的全血,钠、钾、氨、乳酸等成分含量高,增加患者代谢负担
E. 全血中的粒细胞是传播病毒的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wzp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