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暂时性(temporary)、遗传物质(genetic material)、猩红热(scarlet fever)、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s)、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s)、大多数(most)、细胞防御反应(cellular defensive response)
[单选题]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 正常人白天计数结果较夜间低
B. 猩红热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
C. 伤寒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减少
D. 烧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完全消失
E. 可用来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错误的是
A. EB病毒是一种嗜B淋巴细胞的DNA病毒
B. 病毒感染B细胞后其表面抗原发生改变,继而引起T细胞防御反应(cellular defensive response)
C. 异淋就是细胞毒性效应细胞,能直接破坏感染EBV的B细胞
D. 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
E. 少数患者能自愈
[单选题]经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的过程称为
A. 转导
B. 接合
C. 溶原性转换
D. 突变
E. 转化
[多选题]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液浓缩涂片找到恶性组织细胞有助诊断
B. 二次骨髓检查阴性,基本可排除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可能
C. 淋巴结一次活检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组织细胞病
D. 骨髓涂片中找到少数的异常组织细胞,临床虽不符,亦可诊断
E. 诊断应重视临床征象结合细胞形态特点
[单选题]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不包括
A. 组胺,C5a
B. C3a,C567
C. 肿瘤细胞来源
D. 某些细菌来源
E. 肝素
[单选题]恶性组织细胞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占大多数(most)的是
A. 15~50岁
B. 40岁以上
C. 25~60岁
D. 10~40岁
E. 15~40岁
[多选题]慢性溶血发生再生障碍危象可表现为
A.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
B.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或消失
C. 病情加剧,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 病情加剧,骨髓增生低下
E.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首选的染色是
A. PAS染色
B. MPO染色
C. NAP染色
D. ACP染色
E. α-NBE染色
[单选题]不属于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合成的物质是
A. ET-1
B. vWF
C. t-PA
D. TM
E. PLG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wqg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