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电图机(electrocardiograph)、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心电图特征(ecg characteristics)、基础上(basis)、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心肌细胞动作电位(cardiac action potential)、窦性停搏(sinus arrest)、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在心电图上计算心率,如PP间距为0.8s,其心率是
A. 70次/分
B. 75次/分
C. 80次/分
D. 85次/分
E. 90次/分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D.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E.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以下为发生心房梗死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不包括
A. PR段抬高>0.05mV或压低>0.1mV,以Ⅰ导联改变最有诊断价值
B. ST段弓背向上抬高,Q波时限≥0.03s
C. P波宽大且形态畸形
D. 出现持续的房性心律失常
E. 存在对应的心室梗死
[单选题]窦性P波的组成
A.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除极
B. 前半部代表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复极
C.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D. 前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E. 前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
[单选题]心肌细胞动作电位(cardiac action potential)分为
A. 收缩期和舒张期
B. 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兴奋期
D. PR间期和QT间期
E. 0、1、2、3和4相
[单选题]关于希氏束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希氏束电位(H波)代表希氏束激动时的电活动
B.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放大增益到3mm/mV时,亦可清楚记录到H波
C. H波为双相或多相高频波
D. 心内记录H波时,应适当放大增益,纸速应设置在100~200mm/s
E. H波位于A波与V波之间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符合室性逸搏的心电图特征:
A. 在一个较窦性周期为长的间歇之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B. QRS波群的时限>0.12s
C. 一般其QRS波群前后无逆行P波
D. ST段、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同
E. 常在窦性停搏(sinus arrest)或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时出现
[单选题]关于肢体导联的导联轴方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Ⅰ导联轴的正侧为0°
B. aVR导联轴的负侧为+30°
C. Ⅲ导联轴的负侧为-60°
D. Ⅱ导联轴的正侧为+60°
E. aVL导联轴的负侧为+120°
[单选题]以下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但不包括
A. 不稳定型心绞痛
B. 急性心肌炎
C. 严重椎间盘突出
D. 室性期前收缩
E. 肺动脉栓塞
[单选题]关于冠状动脉痉挛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
B. 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正常的冠状动脉节段上
C. 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D. 导管操作一般不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E. 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帮助诊断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wny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