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合同法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0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故意杀人罪(crim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法律规定、买卖合同(sales contract)、民事行为(civil act)、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agent ad litem)、尊重社会公德(respect social ethics)、《民法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拐卖妇女罪、变更诉讼请求(change litigious claims)

  • [多选题]《民法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respect social ethics)。"《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respect social ethics)。"某县法院的法官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时认为该合同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因此判定该合同无效。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德都是法的渊源
    B. 在本案审判中,法官的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C. 判决的可接受性是法官在判案过程所考量的因素
    D. 违反公共道德的民事行为也可能被法院判为无效,这说明在司法审判中,道德规范具有和法律规则同等的法律效力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关于法定诉讼代理人,下列哪些认识是正确的? 
  • A. 代理权的取得不是根据其所代理的当事人的委托授权 
    B. 在诉讼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代理被代理人实施所有诉讼行为 
    C. 在诉讼中死亡的,产生与当事人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
    D. 所代理的当事人在诉讼中取得行为能力的,法定诉讼代理人则自动转化为委托代理人

  • [多选题](一)
  • A. 甲有一块价值一万元的玉石。甲与乙订立了买卖该玉石的合同,约定价金11,000元。由于乙没有带钱,甲未将该玉石交付与乙,约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处付钱取玉石。随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用玉石把玩几天,乙表示同意。隔天,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该玉石,甲同意并当场将玉石交给丙。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债主丁,向丙催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无奈,将玉石交付与丁抵偿债务。后丁将玉石丢失被戊拾得,戊将其转卖给己。根据上述事实,请回答91-93题。
    B. 关于乙对该玉石所有权的取得和交付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 甲、乙的买卖合同生效时,乙直接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
    D. 甲、乙的借用约定生效时,乙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
    E. 由于甲未将玉石交付给乙,所以乙一直未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
    F. 甲通过占有改定的方式将玉石交付给了乙

  •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销售者、生产者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哪些?
  • A. 张三在超市买了一个电暖器,保修期内修了两次仍不合格,超市表示可以给予更换,但不能退货
    B. 某方便面厂家作推销,在大街上展示了其方便面样品,李某买了几包,回去发现与样品不太一样,少了两种配料
    C. 王某在超市买东西,随身带了一个小包,出来时被保安拦住要检查,王某一气之下,把包里东西倒了出来
    D. 某西瓜摊前黑板上写“一角”,刘某见如此便宜,便买了10斤,不料摊主便要10元,后来发现一角后面隐约写着两个小字“一两”

  • [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B. 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
    C. 甲征得不满14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
    D. 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qvedw.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