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卫生健康教育医学中级模拟考试题187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7-0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8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卫生健康教育医学中级模拟考试题187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健康教育医学中级模拟考试题187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措施中,不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

A. 环境职业危害定期检测
B. 对可疑病人进行治疗
C. 工人定期体检
D. 建立健康档案,随时监测可疑病人
E. 对可疑病人进行体检


2. [单选题]“母乳喂养”项目中,婴幼儿的母亲应属于目标人群中的

A. 一级目标人群
B. 二级目标人群
C. 三级目标人群
D. 重要目标人群
E. 优先目标人群


3. [单选题]某废棉花利用厂建厂仅1年,在整理旧棉花的工棚内常棉絮飞扬。在此工作的两名女工,每周日工休后上班时出现咳嗽、气急、胸部紧束感,下班休息一夜后,第二天毫无不适,与正常人一样。下列诊断正确的是

A. 棉尘症
B. 支气管肺炎
C. 职业性哮喘
D. 石棉肺
E. 变态反应


4. [单选题]人类生产活动(human production activity)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的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水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对人群健康产生损害,严重的会导致

A. 公害病
B. 职业病
C. 传染病
D.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E. 环境化学性疾病


5. [单选题]某地区居民多见甲状腺肥大,且该地区出现认知能力低下、呆小症、聋哑等症状的儿童,该地区居民有可能缺乏

A. 碘
B. 硒
C. 锌
D. 钙
E. 铁


6. [单选题]社会认知理论的期望概念是

A.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和行为的结局来产生和获得新行为
B. 能增强或降低个人行为再发生可能性的,对个人行为的反应
C. 事先预料某种行为的可能结局
D. 个人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自信心
E. 个人对目标指引的行为和活动的自我调节


7. [单选题]盖林(Guerin)是( )

A. 德国人
B. 英国人
C. 美国人
D. 法国人
E. 瑞典人


8. [单选题]下列属于青春中期发育特点的是( )

A. 出现生长突增
B. 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C. 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
D. 女孩较男孩发育提前1~2年
E. 体格生长速度逐步减慢,社会化过程加速


9. [单选题]发生职业性疾患所需具备的作用条件有

A. 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个体危险因素,其中个体危险因素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B. 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机会和接触方式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C.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D.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时间和接触浓度(强度)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E.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方式和接触浓度(强度)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10. [单选题]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

A. 患者人群
B. 全体居民
C. 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 潜在的患者人群
E. 传染病人群


11. [单选题]用某年全市的出生数和婴儿死亡数计算婴儿死亡率,这种方法属于( )

A. 参数估计
B. 抽样研究
C. 统计描述
D. 统计推断
E.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2. [单选题]成人摄入混合膳食时,因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约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

A. 5%
B. 10%
C. 15%
D. 20%
E. 25%


13. [单选题]专题小组讨论对会议主持人要求应具有良好人格特征、人际交流技巧、善于观察和倾听并保持

A. 中立态度
B. 热情态度
C. 开朗态度
D. 活泼态度
E. 端庄态度


14. [单选题]影响传播效果的“传播外因素”是

A. 信息因素
B. 传播者因素
C. 环境因素
D. 媒介因素
E. 受传者因素


15. [单选题]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判断是

A. 知觉到危险性
B. 知觉到严重性
C. 知觉到易感性
D. 后果严重性认识
E. 行为改变的障碍


16. [单选题]下列对原生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动物生活影响的环境
B. 原生环境是原来就存在于自然界的环境
C.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人类生活的影响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artificial influence factors)的环境
D. 原生环境对人类总是有益的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 查看答案&解析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dzlrq6.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