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免疫抗体(immune antibody)、丙型肝炎(hepatitis 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急性甲型肝炎(acute hepatitis a)、黄疸型甲型肝炎、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acute jaundice b type hepatitis)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为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所共有的性质( )
A.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B. 5′→3′聚合酶活性
C. 需要RNA引物和3′-OH末端
D.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E. 都参与半保留合成方式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培养分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采样标本可来源于
A. 唾液、小便和血液
B. 大便、小便和血液
C. 喉漱液、唾液和大便
D. 精液、大便和小便
E. 唾液、小便和脑脊液
[单选题]男性,30岁。10年前患过乙型肝炎,近1周来纳差、乏力、腹胀不适,2天来尿色加深如浓茶样。门诊检查:总胆红素56μmol/L,直接胆红素25μmol/L,ALT400U,收住院。入院后化验:抗HBs(+),抗HCV(-),抗HAV-IgM(+),此病人的正确诊断是
A.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B.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acute jaundice b type hepatitis)
C. 急性黄疸型丙型肝炎
D.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acute jaundice b type hepatitis),被动获得甲肝抗体
E.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主动获得乙肝抗体
[单选题]女性,28岁。1年前左侧腹痛,伴腹泻,每天排便4~5次,不成形,有黏液及少量脓血,无发热、纳差、呕吐等症状,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3天,症状消失停药,此后,每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大便次数即增多,本次由于劳累后上述症状再发来诊。大便光镜检:WBC10~15/HP,红细胞5~6/HP。可能诊断是
A. 慢性血吸虫病
B. 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C.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
D. 肠结核
E. 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单选题]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诊断价值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抗-HBc-IgM是早期HBV感染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用于急性乙肝的诊断
B. 抗-HBc-IgM效价降低提示预后较好,降低缓慢者可能转为慢性乙肝
C. 慢性活动性肝炎抗-HBc-IgM常为阳性,但效价较低
D. 急性重型乙肝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影响HbsAg生成,故抗-HBc-IgM常为阴性
E. 抗-HBc-IgM有助于区分慢性活动性或非活动性肝炎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红细胞计数的技术误差( )。
A. 取血部位不当
B. 稀释倍数不准
C. 使用相同的计数板,不同的操作者
D. 充液外溢
E. 稀释血液混合不匀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dvr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