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我国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1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门静脉(portal vein)、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内部结构(internal structur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面部皮肤(facial skin)、结合部位(binding site)、接触传染(contact transmission)、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尿胆素原(urobilinogen)、同种型(isotype)

  • [单选题]我国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 A. 输血或血液制品
    B. 接触传染(contact transmission)
    C. 性传播
    D. 母婴传播
    E. 消化道传播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是
  • A. 定性实验,不能定量
    B. 定量实验,不能定性
    C. 既可定性,也可定量
    D. 可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待测样本含量
    E. 沉淀环大小可直接反映待测样本含量

  • [单选题]会导致尿胆素原(urobilinogen)排泄减少的是
  • A. 肠梗阻
    B. 溶血
    C. 碱中毒
    D. 胆道梗阻
    E. 肝细胞性黄疸

  • [多选题]NK细胞的表面标志有
  • A. CD3
    B. CD4
    C. CD8
    D. CD16
    E. CD56

  • [单选题]有一3岁男孩,面部皮肤、黏膜长期反复发作性水肿,血清总补体活性检测结果正常,可能是下列哪一种成分缺陷( )
  • A. I因子
    B. C1抑制物
    C. C4结合蛋白
    D. H因子
    E. S蛋白

  • [单选题]流式细胞仪的数据参数中荧光信号反映的是( )。
  • A. 颗粒中被染上荧光部分数量的多少
    B. 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
    C. 细胞内部结构复杂程度
    D. 颗粒的大小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 A. 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
    B.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C. 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
    D. 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
    E. 以上都不是

  • [多选题]有关单克隆抗体特点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特异性强
    B. 易于实验标准化
    C. 高度的均一性
    D. 易于大量制备
    E. 是针对多种抗原的抗体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d7796w.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