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部分和(partial sum)、外源性(exogenous)、心血管神经症(cardiovascular neurosis)、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右心房(right atrium)、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窦性停搏(sinus arrest)、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间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内心室不能感知任何电信号,避免交叉感知
B. 心室不应期(V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作用是防止交叉感知T波,引起心室抑制
C.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是防止心房感知逆传P波,诱发PMT
D. 通常PVARP要小于VRP
E. 总心房不应期等于AV间期+PVARP,等于上限起搏间期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最常见于
A. 长QT间期综合征
B. Brugada综合征
C.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D. 洋地黄中毒
E. 二尖瓣狭窄
[单选题]心电图表现为:心率20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正常,突发突止见于
A. 心房颤动
B.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C. 阵发性室上速
D. 心房扑动
E. 非持续性室速
[单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但应除外
A.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 交叉感知
C. T波感知
D.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B.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C.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D.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患者男性,34岁,因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术后2天心电图示delta波消失,但多个导联T波仍倒置,其原因可能为
A. 心肌受损
B. 射频消融未成功
C.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D. 急性冠脉综合征
E. 心血管神经症
[单选题]关于等张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举重、搬运重物、握拳都是典型的等张运动
B. 做功时,肌肉张力相对恒定而肌肉长度有规则地舒缩
C. 等张运动时骨骼肌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D. 对心血管患者不利
E. 运动试验时不宜采用等张运动
[单选题]二度Ⅰ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最易误诊为
A. 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B.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C.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D.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
E.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
[单选题]右冠状动脉支配
A. 右心房、右心室前壁大部分
B. 右心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
C. 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和室间隔后1/3
D. 左束支的后半、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
E. 以上均是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9p8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