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后处理(post-processing)、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对比度(contrast)、精确度(accuracy)、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扫描仪(scanner)、有利于(beneficial to)、主焦点(principal focus)、颗粒状(granular)
[单选题]能改变图像的对比度的是
A. GT
B. GA
C. GC
D. GS
E. RN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测量足弓角度,应摄取足部
A. 正位
B. 侧位
C. 负重侧位
D. 内斜位
E. 外斜位
[单选题]CT扫描仪中的模数转换器精度越高,则
A. 得到的数字信号越少
B. 得到的数字信号与精度成反比
C. 得到的数字信号可不交
D. 得到的数字信号成儿何级数增加
E. 得到的数字信号越多
[单选题]与普通血管造影相比,下述哪一项不是DSA的优点
A. 密度分辨率高
B. 空间分辨率高
C. 有利于(beneficial to)靶血管观察
D. 可后处理图像
E. 可反复动态观察
[单选题]不是硬膜外血肿特点的是
A. 呈梭形
B. 内缘光滑锐利
C. 常有骨折
D. 可越过颅缝
E. 中线结构移位较轻
[单选题]CT检查的成像技术条件,不包括的项且有
A. 层厚
B. 层间距
C. 视野(FOV)
D. 扫描架倾斜角度
E. 存储方式
[单选题]X线管焦点标称值,如1.0、0.6其值实际是指
A. 灯丝长度
B. 主焦点(principal focus)面积
C. 实际焦点面积
D. 有效焦点面积
E. 有效焦点或实际焦点的宽的尺寸
[单选题]不属于屏/片体系产生模糊的因素是
A. 光扩散
B. 焦点尺寸
C. 荧光交迭效应
D. X线斜射线
E. 荧光体的颗粒状(granular)
[单选题]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的时间是
A. 1895年11月8日
B. 1895年12月8日
C. 1896年11月8日
D. 1898年8月11日
E. 1901年11月8日
[单选题]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显像仪器能够准确获得核素
B. 放射性药物不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
C. 放射性药物与组织相互作用被吸收
D. 放射性核素自发地衰变中能发射出射线
E. 显像仪器能获得核素标记物在脏器的分布和量变规律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8y7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