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2高中试题讲解(08.10)相关信息,更多2022高中试题讲解(08.10)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学历类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
B. 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 福当地百姓。
C. 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D. 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
E. 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F. 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hall of supreme harmony),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2. [单选题]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
B. 斧钺作为随葬品(burial objects)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
C.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力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权力就不复存在。
D. 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其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