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放射性探测器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显示某脏器的影像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4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肾结石(kidney calculi)、完整性(integrity)、光电倍增管、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脉冲幅度分析器(pulse height analyzer)、γ照相机(gamma camer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s)、放射性探测器(radioactivity detector)、肺上皮细胞通透性(pulmonary epithelial permeability)

  • [单选题]放射性探测器(radioactivity detector)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显示某脏器的影像

  • A. 静态显像
    B. 局部显像
    C. 断层显像
    D. 动态显像
    E. 平面显像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下列有关PET 2D和3D采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 2D采集时只允许同一环内的探测器形成符合线
    B. 3D采集时同环和跨环的探测器之间形成符合线
    C. 2D采集的灵敏度远远高于3D采集方式
    D. 3D采集的衰减校正比2D采集更为简单
    E. 2D只能获取平面图像,3D采集可以获取三维图像

  • [单选题]不是影响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s)在病灶浓聚,特别是在肿瘤中浓聚的主要组织因素是
  • A. 血流灌注
    B. 血管外间隙
    C. 静水压
    D. 毛细血管通透性
    E. 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 [单选题]骨显像完成后,嘱患者多饮水的目的是
  • A. 防止肾结石
    B. 以减少辐射剂量
    C. 防止膀胱结石
    D. 防止前列腺癌
    E. 防止前列腺炎

  • [单选题]关于肺上皮细胞通透性(pulmonary epithelial permeability)测定的原理,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 A. 小分子物质在肺上皮的扩散速度与其分子重量成反比
    B. 空气间隙与血液的交换完全是通过扩散
    C.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之间的连接较肺泡上皮细胞紧密
    D. 肺泡上皮对小分子的通透性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十倍
    E. 正常气体交换仅有赖于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 [单选题]偏头痛患者rCBF显像常表现为
  • A. 发病时局部脑血流量增加,临床症状消失后又可恢复正常
    B. 发病时及临床症状消失后局部脑血流量均增加
    C. 发病时局部脑血流量减低,临床症状消失后增加
    D. 发病时局部脑血流量减低,临床症状消失后正常
    E. 发病时及临床症状消失后局部脑血流量均减低

  • [单选题]γ照相机的哪部分用于选择显像γ光子的能量
  • A. 脉冲幅度分析器
    B. 准直器
    C. 显示器
    D. 晶体
    E. 光电倍增管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3re0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