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退耕还林(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生态环境保护(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人民群众(the masses)、儿童服装(children ′ s clothing)、满腔热情、正确的权力观(sound understanding of power)、自我牺牲精神(self-sacrifice)、正确态度(correct attitude)、基本工资(basic wage)、唯一标准(only standard)
[单选题]:学校用从A到Z的顺序给班级编号,再按照班级号码在后面加01、02、03…的顺序给学生编号,已知从A—K每个班级是按照15的数量依次递增1人,之后依次递减2人,那么第256名同学的编号是多少?( )
A. M12
B. N11
C. N10
D. M13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某天体沿正圆形轨道绕地球一圈所需时间为29.53059天,转速约1公里/秒。假设该天体离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远10万公里而转速不变,那么该天体绕地球一圈约需要多少天?( )
A. 31
B. 32
C. 34
D. 37
[单选题]公务员能否真正做到“从政为民”,其核心问题在于能否树立正确的( )。
A. 人生观
B. 价值观
C. 权力观
D. 世界观
[单选题]:生态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现实经济利益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或措施从长远来看是符合人类利益的,但常常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的现实利益。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 因此人们应当以生态环境为重
B. B.因此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
C. 因此矛盾不可避免
D. D.因此人们要有自我牺牲精神(self-sacrifice)
[单选题]经济专家指出:中央进行宏观调控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尽量多地安排就业人员并兼顾物价的基本稳定两方面做出努力。通货膨胀不是最可怕的,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没有一定的通货膨胀。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通货膨胀
B. 宏观调控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物价两个问题
C. 就业安排不当比通货膨胀对宏观调控的危害更大
D. 中央必须做好就业安置与物价稳定两方面的工作
[单选题]人一般都偏好醒目的颜色。在婴幼儿眼里,红、黄都是醒目的题色,这与成人相同;但与许多成人不同的是,黑、蓝和白色是不醒目的。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玩具,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玩具销量要大。 以上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
A. 市场上黑、蓝和白色的成人服装比同样价格的红、黄色成人服装销量要大
B. 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服装,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儿童服装销量要大
C. 儿童玩具的销售状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婴幼儿的喜好
D. 颜色是婴幼儿选择玩具的唯一标准(only standard)
[单选题]公务员工资中,( )是工资结构的主体。
A. 基本工资(basic wage)
B. 津贴
C. 补贴
D. 奖金
[单选题]逻辑判断 四、逻辑判断 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A. 第91题:与新疆的其他城市一样,库尔勒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物价都是很低的,自它成为新疆的石油开采中心以后,它的物价大幅上涨,这种物价上涨可能来自这场石油经济,这是因为新疆那些没有石油经济的城市仍然保持着很低的物价水平。最准确地描述了上段论述中所采用的推理方法的一项是( )。
B. 鉴于条件不存在的时候现象没有发生,所以认为条件是现象的一个原因
C. 鉴于有时条件不存在的条件下现象也会发生,所以认为条件不是现象的前提
D. 由于某一特定事件在现象发生前没有出现,所以认为这一事件不可能引发现象
E. 试图说明某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某种解释正确就必须要求这种现象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zx3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