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起搏器(pacemaker)、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肌钙蛋白Ⅰ(troponin i)、非竞争性(noncompetitive)、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第一个(first)、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rapid atrial arrhythmia)、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关于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的描述,错误的是
A. NCAP功能可防止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落入其前面的自身心房激动后的易损期,进而避免诱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rapid atrial arrhythmia),如房速、房扑、房颤等
B. 只有落入心室后心房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的心房波被感知后,才能触发一个300ms的NCAP期
C. NCAP期结束的第一个(first)心房起搏脉冲,其PAV间期等于程控的AV间期
D. NCAP功能仅存在于双腔起搏器,且仅在心房跟随模式时发生
E. 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以开启NCAP功能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患者最常出现的房室传导比例为
A. 2:1或4:1
B. 3:1
C. 5:1
D. 6:1
E. 7:1
[单选题]有关肺动脉瓣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肺动脉瓣由2个瓣叶组成
B. 肺动脉瓣由3个瓣叶和3组小乳头肌组成
C. 肺动脉瓣口由肺动脉瓣环和3个半月形肺动脉瓣组成
D. 肺动脉瓣口直接与右室流入道相连续
E. 肺动脉瓣口向下通过宽大的右室流入道与右室相连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Ⅰ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A. 5~10天
B. 10~14天
C. 24~36小时
D. 24~30小时
E. 3~5天
[单选题]正常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应不低于
A. 130次/分
B. 140次/分
C. 150次/分
D. 160次/分
E. 170次/分
[多选题]关于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鉴别要点,正确的是
A. 前者平时心率和窦房结功能正常;后者平时心率缓慢,窦房结功能异常
B. 前者多无基础心脏病;后者常伴有基础心脏病
C. 前者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后者常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D. 前者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后者常需植入起搏器治疗
E. 前者不会发生晕厥,后者常发生晕厥
[单选题]VVI起搏器是指
A. 心室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触发
B.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C.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触发
D.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抑制
E.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抑制
[单选题]关于Coumel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比不伴有功能性阻滞时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延长35ms以上,则旁路位于束支阻滞同侧
B. 旁路伴同侧束支阻滞时的心动过速,其RR间距延长主要是VA间期延长,而AV间期基本不变
C. 旁路伴同侧束支阻滞时的心动过速,其VA间期延长的本质是室内传导时间延长,而旁路逆传时间不变
D. Coumel定律可以用来对旁路进行定位
E. 以上都对
[单选题]关于窦房结支的起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约40%起源于回旋支,60%起源于前降支
B. 约40%起源于回旋支,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C. 约40%起源于前降支,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D. 约40%起源于前降支,60%起源于回旋支
E. 约4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60%起源于回旋支
[单选题]右束支和左前分支的供血主要来自
A. 左前降支
B. 左回旋支的钝缘支
C. 左回旋支的左室后支
D. 右冠状动脉的窦房结支
E. 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yxy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