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重要作用(an important role)、卡那霉素(kanamycin)、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血清蛋白质(serum protein)、白蛋白/球蛋白、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elliptocytosis)、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提供决策依据、红细胞膜缺陷
[多选题]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中,诊断技术评估通常包括
A. 技术性能
B. 诊断性能
C. 临床效应
D. 诊断标准
E. 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B. 新生儿溶血症
C.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过敏性休克
E. 传染性变态反应
[单选题]艰难梭菌感染后,应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 红霉素
B. 氯霉素
C. 甲硝唑
D. 青霉素
E. 四环素
[单选题]下列对血清蛋白质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5~2.5:1
B. 总蛋白参考范围为60~80g/L
C. 白蛋白参考范围为35~50g/L
D. 白蛋白和球蛋白均由肝实质细胞合成
E. 血清蛋白在维持血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上均起重要作用
[单选题]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
A. E花环试验
B. ELISA
C. 尼龙毛法
D. 流式细胞术
E. 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C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A. 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B. 红细胞膜缺陷
C. 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E. 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
[单选题]诊断人类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所用的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为
A. 间接血凝试验
B. 嗜异性凝集试验
C. 冷凝集试验
D. 代谢抑制试验
E. 生长抑制试验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yoq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