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下面关于法律与道德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6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有期徒刑(fixed term imprisonment)、自然法学派(natural law school)、必然联系(positive connection)、经济合同(economic contract)、民事案件(civil case)、《海商法》、永恒不变、犯罪分子、首要分子(ringleader)、外汇收入(earnings in foreign exchange)

  • [多选题]下面关于法律与道德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 A. 法只能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但道德在法律和国家形成之前便已经出现,在法律和国家消亡以后,仍然会存在
    B. 就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而言,道德的调整范围大于法律
    C. 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都认为实在法不是法
    D.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第 17 题 甲市乙区公安分局违反刑事诉讼法对孙某实施刑事拘留,孙某被释放后向乙区公安分局申请国家赔偿,后者拒绝赔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 A. 孙某在向乙区公安分局提出申请时,须递交书面申请书
    B. 乙区公安分局应向孙某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C. 乙区公安分局不予赔偿的决定是合法的
    D. 对乙区公安分局的决定,孙某可以向甲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 [多选题]2006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根据该文件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内地有关劳动争议案件的判决适用该安排
    B. 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劳动民事案件的判决适用该安排
    C. 经裁定予以认可的判决,与被请求方法院的判决具有同等效力
    D. 最高人民法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不承担提供相关法律资料的义务

  • [单选题]如果获救财产为600万元,也保护了环境。按后来达成的协议,按获救财产的20%支付了救助报酬,即120万元,问按法律规定,乙最多能得到的救助款项为:( )
  • A. 50万元
    B. 55万元
    C. 60万元
    D. 65万元

  • [多选题]第 39 题 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 A. 犯罪分子许某,被判7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了4年有期徒刑,但许某是某个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ringleader),对许某不得假释
    B. 陈某因强奸罪被判8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了5年有期徒刑,符合其他假释条件,对陈某可以假释
    C. 冯某因抢劫罪被判11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了7年有期徒刑,符合其他假释条件,对冯某可以假释
    D. 肖某因盗窃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了4年有期徒刑,符合其他假释条件,但肖某属于累犯,对肖某不得假释

  • [多选题]《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规定,下列哪几项措施是成员方不得实施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
  • A. 将企业获得外汇与其外汇收入(earnings in foreign exchange)联系起来进行限制
    B. 限制企业购买或使用进口产品的数量
    C. 规定企业出口销售产品时当地生产的数量
    D. 将企业进口产品的数量与该企业出口当地产品的数量或价值相联系

  • [单选题]某法院对齐某诉黄某借款一案作出判决,黄某提起上诉。在一审法院将诉讼材料报送二审法院前,齐某发现黄某转移财产。下列关于本案财产保全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齐某向二审法院提出申请,由二审法院裁定财产保全
    B. 齐某向二审法院提出申请,二审法院可以指令一审法院裁定财产保全
    C. 齐某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一审法院将申请报送二审法院裁定财产保全
    D. 齐某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由一审法院裁定财产保全

  • [单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调解书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 A. 被告之一的张亮根据调解书的内容不享有权利也不承担义务,他拒绝签收调解书,该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
    B. 甲和乙的离婚诉讼经过法院调解和好,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C. 原告收到调解书发现内容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不一致,于是提出异议,法院审查后认为确实有明显不同,应重新进行调解并制作调解书
    D. 破产案件可予调解

  • [单选题]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 A. 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 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 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 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xryzn.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