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工作效率(work efficiency)、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明显提高(improved obviously)、洋地黄类(digitalati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左、右心房
[填空题]患者男性,47岁。心房颤动,长期服用地高辛。近半年来经常胸痛。
该患者不宜做运动试验的主要理由是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采用食管心电图进行食管电极定位时,最佳的起搏位置是
A. P波直立,低振幅的部位
B. P波直立,高振幅的部位
C. P波正负双向,高振幅的部位
D. P波负正双向,低振幅的部位
E. P波倒置的部位
[单选题]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时,左右下肢电极不能放置于同一侧下肢的原因是
A. 降低了心电图波幅
B. 可使心电图波形反转
C. 降低了抗交流电干扰的能力
D. 易产生基线漂移
E. 易引起ST段失真
[单选题]以下为应用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可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B. 可增加成本消耗
C. 可实现远程诊断和随时在线调阅心电图
D. 可数字化存储原始心电图信息,利于长期保存
E. 可随时调用患者的历次心电图信息
[单选题]P波消失,心房率为280次/分,心室率为140次/分,节律规整,其可能的诊断为
A.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B. 心房扑动
C. 心房颤动
D.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E. 心室颤动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律震荡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指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
B.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减弱或消失,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增加
C. 震荡斜率(TS)<2.5ms表示异常
D. 震荡初始(TO)值>0时,表示室性期间收缩后初始窦性心律加速
E. 引起窦性心律变化的触发因素是室性期前收缩
[单选题]早期复极综合征高危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是
A. J波振幅≥0.2mV
B. J波形态呈顿挫或切迹型
C. J波振幅有动态变化
D. J波后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
E. 以上均是
[单选题]洋地黄效应可表现为
A. TU间期延长
B. PR间期缩短
C. QT-U间期延长
D. QT间期缩短
E. QT间期无改变
[单选题]分隔心脏左、右心房的解剖结构是
A. 房间隔
B. 膈肌
C. 三尖瓣环
D. 二尖瓣环
E. 室间隔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图各间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A间期正常值为30~55ms,平均值为40ms
B. 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
C. AH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
D. 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E. 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vy5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