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肾小管功能(renal tubular function)、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关键因素、蛔虫病(ascariasis)、生物化学变化(biochemical change)、红细胞、白细胞、尿溶菌酶(urine muramidase)
[单选题]使用流式细胞仪时,被检细胞或颗粒大小一般为
A. 0.1~10μm
B. 0.15~20μm
C. 0.2~40μm
D. 0.2~80μm
E. 0.3~100μm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临床生物化学的作用中,哪一个不正确
A. 阐明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B. 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biochemical change)
C. 阐明疾病生化诊断的原理
D. 论述疾病的生化机制
E.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血液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是
A. 脑膜炎奈瑟菌
B. 大肠埃希菌
C. 伤寒沙门菌
D. 福氏志贺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单选题]反映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酶是
A. 尿溶菌酶(urine muramidase)
B. 尿淀粉酶
C.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D. 触酶
E. LD
[单选题]关于出生后造血,错误的是
A. 淋巴器官产生淋巴细胞
B. 出生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由骨髓产生
C. 5~7岁以下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活动即为红髓
D. 长骨骨髓腔为脂肪细胞所代替称为黄髓,即失去造血功能
E. 正常情况下,成人主要的造血器官是骨髓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钩状效应,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原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
B. 抗体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
C. 抗原抗体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D. 可使反应浊度下降
E. 光散射减少
[单选题]Ⅱ型原始粒细胞的特征
A. 胞质无颗粒
B. 胞质含少量细小颗粒
C. 胞质含较多细小颗粒
D. 胞质含少量粗颗粒
E. 胞质含较多粗颗粒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根据是
A. 白血病细胞的数量
B. 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 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
D.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
E.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单选题]可应用组织活检诊断的疾病是
A. 血吸虫病
B. 姜片吸虫病
C. 蛔虫病
D. 疟疾
E. 蛲虫病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ov7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