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维生素K缺乏症(vitamin k deficiency)、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ubacute bacterial endocarditis)、维生素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维生素D缺乏症(vitamin d deficiency)、维生素C缺乏症(vitamin c deficiency)、维生素E缺乏症(vitamin e deficiency)、先天性甲状腺功能
[单选题]患儿,6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200g,母乳喂养,现体重8kg,家长发现孩子多汗、夜惊,体检患儿前囟大、方头、肋串珠。
A. 最可能的诊断是
B.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C. 软骨发育不良
D. 维生素A缺乏
E.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F. 营养不良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患儿男,1岁6个月,因间断咳嗽1周就诊,每日呕吐1~2次胃内容物。患儿是第-胎足月顺产儿,生后母乳喂养至今,未添加辅食。平时易患“肺炎、肠炎”。查体:精神萎靡,营养差,体重5.9kg,身长75cm,前囟已闭,心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消失,四肢肌张力低下,活动尚可,神志尚清。此患儿可诊断为A、营养不良轻度
A. 营养不良轻度伴中度脱水
B. 营养不良重度
C. 营养不良重度伴重度脱水
D. 营养不良轻度伴重度脱水
E. 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病
F. 糖代谢失常,发生低血糖
G. 脂肪代谢失常,出现高胆固醇血症
H. 伴发维生素A缺乏症
I. 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
J. 肾浓缩功能降低
K. 反复感染
L. 10%葡萄糖每日100ml/kg供给
M. 开始供给热量每日165~230ml/kg
N. 口服胃蛋白酶、胰酶以助消化
O. 口服各种维生素
P. 用苯丙酸诺龙促进同化作用
Q. 食欲差的患儿可给予胰岛素注射
R. 维生素A缺乏症
S. 维生素B缺乏症
T. 维生素C缺乏症(vitamin c deficiency)
U. 维生素D缺乏症(vitamin d deficiency)
V. 维生素E缺乏症(vitamin e deficiency)
W. 维生素K缺乏症
X. 消瘦
Y. 体重不增或减轻
Z. 面部皮下脂肪减少
[多选题]假设: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7秒,患者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4g/L。抗核抗体:阴性。静脉肾盂造影示肾影稍大,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下腔静脉造影(从右股静脉送人F4造影管)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人口处以下长约3.5cm,双肾静脉起始部显示,双下腔静脉。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措施是什么
A. 低分子右旋糖酐
B. 输注肝素
C. 大剂量维生素
E. 口服双嘧达莫
F. 活血化瘀中药
G. 静注654-2 G.静注蝮蛇抗栓酶 H.抗生素
[单选题]患儿在外院经泼尼松加呋塞米治疗曾一度消肿,尿蛋白减少至(++);5天前患儿突然出现肉眼血尿伴腰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并发尿路感染
B. 肾结石
C. 肾衰竭
D. 并发肾静脉血栓
E. 继发性高钙尿症
[单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其阴离子间隙最可能的数值是
A. 8
B. 4
C. 12
D. 16
E. 20
[单选题]5岁患儿,气促、发绀4年余,活动时喜蹲踞,1周前左侧肢体瘫痪,胸骨左缘2、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
A. 最可能的诊断是
B. 室间隔缺损
C. 法洛四联症
D. 动脉导管未闭
E. 房间隔缺损
F. 肺动脉瓣狭窄
[单选题]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下列哪种表现不太可能出现
A. 呼吸困难、发绀、吸气性凹陷
B. 两肺闻及湿啰音
C. 肝脾肿大
D. 持续胎儿循环
E. 两眼凝视、尖叫、惊厥
[单选题](50~54题共用题干)
A. 女、5岁。生后2个月发现患儿有心脏杂音,疑诊为“室间隔缺损”。自幼经常反复呼吸道感染至今。近1个月不规则发热 (T38~39.1℃),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2天来尿色发红,如洗肉水样。
B. 在先心病基础上,长期发热伴血尿最可能的诊断是
C. 败血症
D.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 尿路感染
F. 肾栓塞
G. 急性肾炎
[单选题]关于支原体肺炎肺外损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主要发生于婴幼儿
B. 一般于发病后10天左右
C. 常见脑膜脑炎
D. 可出现心肌炎
E. 严重者可加用激素治疗
[单选题]母乳中可预防小儿鹅口疮发生的免疫物质是
A. 分泌型IgA
B. 乳铁蛋白
C. 溶菌酶
D. 免疫活性细菌
E. 乙型乳糖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gjy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