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故意杀人罪(crim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正当防卫(justifiable defense)、遗嘱执行人(executor)、数罪并罚(cumulative punishment)、敲诈勒索罪(crime of extortion)、迫不得已、《继承法》、司法行政机构、审判机关(judicial organ)
[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必须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满
A. 2个月以前
B. 2个月以内
C. 1个月以内
D. 1个月以前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甲、乙为劫取财物将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余元,甲、乙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于是按照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家人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交钱放人,否则杀死丙。丙的家人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对于本案应如何处理?( )
A. 以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
B. 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
C. 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D. 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单选题]春秋时晋国“铸刑鼎”遭到叔向的反对。 ( )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不法侵害以外的危险
B. 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C. 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保护的利益
D.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一致
[单选题]甲生前立有遗嘱,将房屋交由其子乙继承,存款赠与侄女丙。甲死后,遗嘱执行人通知乙和丙3个月后参与甲的遗产分割。但直到遗产分割时,乙与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乙、丙均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B. 乙视为接受继承,丙视为放弃受遗赠
C. 乙应视为放弃继承,丙应视为接受遗赠
D. 乙、丙均应视为接受遗产
[单选题]行为人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元代中央主审机构是( )。
A. 枢密院
B. 大理寺
C. 审刑院
D. 刑部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dgy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