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注意事项(points for attention)、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蛛网膜(arachnoid)、独立运动(independent motion)、小儿麻痹(infantile paralysis)、脑损伤综合征(brain injury syndrome)、不正常
[单选题]脑性瘫痪是
A. 一种进行性疾病
B. 一种独立的疾病
C. 通常不伴有癫、行为异常
D. 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brain injury syndrome)
E. 以智力障碍为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多选题]与小儿麻痹(infantile paralysis)后遗畸形的有关因素是
A. 发病时的年龄
B. 肌力的不平衡
C. 肌腱、筋膜、关节囊的变性挛缩
D. 不正常的姿势负重
E. 肢体的失用
[单选题]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 转移前不需向患者解释转移的目的和方法
B. 在帮助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突然的或不正常的动作,防止意外发生
C. 若患者存在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则要注意避免发生病理性骨折
D. 帮助者应利用下肢肌力承担重量,以减少对自己腰背部的应力
E. 帮助者站立姿势应稳定,尽量采用缩短阻力臂、分解动作等方式
[单选题]脑脊液及其循环的具体途径是
A. 侧脑室→中脑水管→第三脑室→室间孔→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B. 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侧脑室→室间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C. 第三脑室→侧脑室→室间孔→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D. 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E. 第三脑室→中脑水管→侧脑室→室间孔→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单选题]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的适宜对象是
A. 肌力2级,伴有痉挛
B. 肌力3级或以上
C. 肌力1级
D. 肌张力低下
E. 肌力0级,但意识清楚
[单选题]一次心理治疗的治疗时间一般以
A. 20~30分钟为宜
B. 30~40分钟为宜
C. 40~50分钟为宜
D. 50~60分钟为宜
E. 60~70分钟为宜
[单选题]以下关于肌张力正常特征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B.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而没有抵抗感
C. 不一定能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
D. 不一定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E. 具有部分抵抗肢体重力的运动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90j0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