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orenz散点图、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单选题]患者男性,41岁,运动中发生晕厥。心电图示窦性停搏(sinus arrest),临床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判断窦房结功能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 窦房结恢复时间
B. 诱发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C. 房室结前传文氏点
D. 窦房传导时间
E. 窦房结不应期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有关心壁供血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壁的血由胸廓内动脉供血
B. 心壁的血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
C. 右心的血主要出左回旋支供血
D. 室间隔的血大部分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E. 左心室下壁的血由左前降支供血
[单选题]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不包括
A. 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B. 右束支阻滞
C. A型预激
D. B型预激
E. 正常变异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阻滞部位均位于希氏束以下的束支系统
B. 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一部分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C.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D. 如果逸搏心律的QRS波群增宽,阻滞部位大多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部位
E. 少数情况下可同时存在两个逸搏起搏点,引起逸搏心律不匀齐
[单选题]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最合适的HRV方法是
A. 24小时长时程时域分析
B. 24小时长时程频域分析
C. 5分钟短时程时域分析
D. 5分钟短时程频域分析
E. Lorenz散点图
[单选题]据大样本统计,运动负荷试验的死亡率约为
A. 0.1%
B. 0.2%
C. 0.1‰
D. 0.2‰
E. 0.24‰
[多选题]关于逸搏与逸搏心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可发生在正常健康人
B. 起搏点愈低,QRS波群宽大畸形愈明显
C. QRS波群宽大畸形一定是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
D. 属于被动性异位搏动
E. 交界性逸搏最常见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胸痛时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型压低0.15mV,应诊断为
A. 典型心绞痛
B. 变异型心绞痛
C. ST段缺血型压低或T波倒置
D. ST段抬高回降至基线
E. T波低平
[单选题]可引起QRS波群振幅降低的原因是
A. 皮下气肿
B. 肺气肿
C. 胸腔积液
D. 全身明显水肿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以下最易引起阿-斯综合征的是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C.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D.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 窦性心动过速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8re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