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卫生资格2023康复医学技术副高历年每日一练(06月21日)相关信息,更多卫生资格2023康复医学技术副高历年每日一练(06月21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PNF操作技术中,拮抗肌节律性稳定的目的错误的是
A. 减轻疼痛
B. 增强肌力
C. 增加稳定与平衡
D. 增加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
E. 增加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协调
2. [单选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中的耐力训练,错误的是
A. 训练的准备和结束活动必须充分,最好不少于10分钟
B. 患者一般可以耐受RPE(主观用力计分)15~20的强度
C. 一般采用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中峰值耗氧量的70%~75%
D. 运动训练开始时应该为5~10分钟,每运动2~4分钟,间隔休息1分钟
E. 活动量很小的患者,持续活动的总时间只有数分钟,无需专门的准备和放松活动
3. [单选题]疼痛伴随症状较复杂,但剧烈疼痛不伴有的症状是
A. 烦躁不安
B. 心率加快
C. 呼吸加快
D. 瞳孔变大
E. 瞳孔缩小
4. [单选题]运动再学习方法上肢功能圳练中,诱发肌肉活动及训练伸向物体的控制能力的正确的是
A. 仰卧位,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枕头
B. 仰卧位,伸手向前、向上指物体并逐渐增大范围
C. 治疗师帮助患者将手平置于墙上,施以水平压力,防止手从墙上滑落
D. 取坐位,治疗师帮助患者将手平放于训练床上以承受上部身体的重量
E. 前臂中立位,患者练习拿起物体、伸腕、再放下、屈腕、再放下物体
5. [单选题]关于PNF操作技术注意事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螺旋性(helicity)对角线活动不是必须通过中线
B. 所有的动作均由相反方向的运动组成(伸和屈)
C. 重视旋转动作的完成,加强对(enhance to)本体感觉的刺激
D. 活动前诸肌群应处在原始初长度,以利于充分活动和牵拉
E. 动作的开始和结束时加强肌腱的牵拉和关节的挤压,加强本体感觉的刺激
6. [单选题]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感觉不同于(different from)伤害性刺激,不包括
A. 烧灼样
B. 刀割样
C. Tinel征
D. 阿片治疗有效
E. 异常感觉,如"蚁走感"
7. [单选题]以下关于肌张力正常特征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B.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而没有抵抗感
C. 不一定能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
D. 不一定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E. 具有部分抵抗肢体重力的运动能力
8. [单选题]以下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A. 从静态平衡到自动态平衡
B. 从自动态平衡到他动态平衡
C. 逐步缩减人体支撑面积
D. 逐步降低人体重心
E. 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头颈和躯干运动
9. [单选题]脑性瘫痪最常用的康复方法
A. 神经发育疗法
B. 手术疗法
C. 传统康复疗法
D. 药物疗法
E. 言语疗法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超短波疗法的禁忌证
A. 月经期下腹部
B. 带有心脏起搏器
C. 急性肾衰竭
D. 高热患者
E. 机体极度衰弱者
11. [单选题]脑卒中恢复后期康复措施不包括
A. 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B. 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C. 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功能
D. 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止功能退化
E. 对患者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功能
12. [单选题]患者,男,68岁,脑梗死后2个月,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评估时,发现患者自发语不流利,朗读困难,理解好,书写形态破坏,语法错误,该患者为
A. 感觉性失语
B. 运动性失语
C. 传导性失语
D. 球性失语
E. 命名性失语
13. [单选题]患者,女,70岁,左侧肢体无力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临床诊断脑出血恢复期。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偏瘫,患者伸左手取物时,左侧肩胛带上抬后撤,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左肘关节屈曲,左前臂旋后,该患者左上肢Brunnstrom分期正确的是
A. BrunnstromⅠ期
B. BrunnstromⅡ期
C. BrunnstromⅢ期
D. BrunnstromⅣ期
E. BrunnstromⅤ期
14. [单选题]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的正确分期是
A. 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B. 急性期-痉挛期-改善期
C. 软瘫期-痉挛期-改善期
D. 软瘫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E. 软瘫期-痉挛期-后遗症期
15. [单选题]脑性瘫痪最常见的临床分型
A. 强直型
B. 不随意运动型
C. 混合型
D. 痉挛型
E. 肌张力低下型
16. [单选题]等张训练优点不包括
A. 可训练患者的辅助肌和稳定肌
B. 不能直接运用于(applied to)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
C. 训练方式丰富,有各种器械可供选择应用
D. 可客观量化地观察运动,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效果
E. 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获得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