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下列反应经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后产生ATP最多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2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变形杆菌(proteus)、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翼下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 space)、纤维组织(fibrous tissue)、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异位皮脂腺、牙源性纤维瘤(odontogenic fibroma)、草酰乙酸(oxaloacetic acid)

  • [单选题]下列反应经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后产生ATP最多的是

  • A. 柠檬酸→异柠檬酸
    B.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 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 琥珀酸→苹果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oxaloacetic acid)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患者女,58岁,颊侧牙龈黏膜黑色斑发现2年,大小约1.3cm×0.8cm,近期生长迅速,色素加深,周围有卫星,可能的诊断为
  • A. 黏膜黑斑
    B. 恶性黑色素瘤
    C. 牙龈血管瘤
    D. 色素痣
    E. 异位皮脂腺

  • [单选题]关于牙周治疗计划,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阶段是消除或控制致病因素
    B. 牙周手术目的之一是修整骨缺损
    C. 牙周维护与治疗阶段同等重要
    D. 维护期指治疗后的6个月内
    E. 菌斑控制是最重要的方面

  • [单选题]釉梭是
  • A.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末端膨大伸入釉质内形成的纺锤状结构
    B. 局部釉质成熟缺陷造成的薄片状结构
    C. 与牙发育有关的成釉器临时结构
    D. 釉质形成后,成釉细胞在釉质表面分泌的一层有机物薄膜
    E. 细长的柱状结构,贯穿釉质全层

  • [单选题]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右颈上包块3个月,迅速生长,抗炎治疗无效,其包块位于右颈上部、乳突下方,3cm×2cm大小,质硬,无压痛,未与皮肤粘连,但活动度差。为明确诊断,首先应进行的是
  • A. 请普通外科会诊,除外甲状腺恶性肿物转移
    B. 请血液内科会诊,除外血液系统疾患
    C. 请耳鼻喉科会诊,除外鼻咽癌转移
    D. 头颈部CT或B超等影像学检查
    E. 颈部包块的切除活检

  • [单选题]16岁女性右下颌骨逐渐膨大8年。X线片显示右下颌骨体部呈磨砂玻璃样。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其中有较多的纤细小梁。诊断为
  • A. 牙骨质纤维瘤
    B. 骨化性纤维瘤
    C.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D. 巨颌症
    E. 牙源性纤维瘤(odontogenic fibroma)

  • [单选题]下颌第一磨牙两根且根分叉较大的残冠拔除时,易选用的牙钳是
  • A. 牛角钳
    B. 根钳
    C. 右后方
    D. 右前方
    E. 下颌磨牙钳

  • [单选题]下列细菌中哪种最常引起医院感染
  • A. 伤寒沙门菌
    B. 结核分枝杆菌
    C.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变形杆菌

  • [单选题]一个区段内无牙石,有一个以上部位探诊后出血,该区段CPI记分
  • A. CPI记分1
    B. CPI记分2
    C. CPI记分3
    D. CPI记分4
    E. CPI记分X

  •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右下牙槽神经传导阻滞麻醉后4天出现发热,右咽侧深部疼痛,张口受限,右下颌升支后缘压痛。此患者可能发生了
  • A. 翼下颌间隙感染
    B. 咬肌间隙感染
    C. 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感染
    D. 颞间隙感染
    E. 翼内肌痉挛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6erqw4.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