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吴茱萸、甘露醇(mannitol)、阿托品(atropine)、变态反应(allergy)、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毛细血管(capillary)、菌血症(bacteremia)、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填空题]男孩,10岁,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4天、腹痛半天、呕吐3次,于2006年4月入院。体检,体温39%,神萎,颈软,咽红,双侧腮腺3cm×3cm,质软,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上腹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轻度活跃,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阴性。
该病儿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男孩11岁,因发热20天,纳差、腹胀、便秘入院,确诊为伤寒,伤寒持续发热主要是
A. 持续菌血症(bacteremia)状态
B. 伤寒杆菌在淋巴结内繁殖
C. 致敏的肠壁组织发生坏死
D. 机体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形成和逐渐增强
E. 以上都不是
[多选题]寒热往来常见于( )
A. 少阴病
B. 少阳病
C. 半表半里证
D. 疟疾病
E. 阳明病
[单选题]混合血栓见于( )。
A. 毛细血管(capillary)内
B. 静脉血栓的尾部
C. 动脉血栓的起始部
D. 静脉血栓的体部
E.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瓣膜闭锁缘上
[单选题]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 沉香
B. 木香
C. 干姜
D. 吴茱萸
E. 陈皮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6enl9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