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流行性脑膜炎(epidemic encephalitis)、病原体(pathogen)、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产品检验(product inspection)、获得性(acquired)、研究结果(results)、性休克(stubborn shock)、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细菌外毒素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任务的三个阶段是
A.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B. 发现病人、找出原因、治疗病人
C. 揭示现象、描述分布、提供措施
D. 发现病人、描述分布、治疗病人
E. 揭示现象、描述分布、找出原因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血型不合的输注可以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以下哪条是不正确的
A. 溶血反应可以在血管内也可以在血管外发生
B. 血管内溶血是在循环内造成红细胞溶解
C. 血管内溶血主要由IgM型抗体引起,最危险的是抗-A和抗-B
D. 血管外溶血反应主要是IgG型抗体造成的
E. 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均无补体参与
[单选题]质量管理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下面哪种方式不是
A. 质量控制
B. 质量策划
C. 产品检验
D. 质量改进
E. 质量保证
[单选题]平均每个核小体重复单位占DNA的长度约为
A. 100bp
B. 200bp
C. 300bp
D. 400bp
E. 500bp
[单选题]将抗原性物质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为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下列对疫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杀死而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等
B. 死疫苗易于保存,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较大,且需接种多次,但免疫效果优于活疫苗
C. 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剂量较小,副作用轻微
D. 类毒素是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作用3~4周后制成,毒性消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
E. 利用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多糖可制成不含有核酸、能诱发机体产生抗体的亚单位疫苗
[单选题]失血性休克(stubborn shock)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一般要求HCT大于
A. 0.3
B. 0.2
C. 0.25
D. 0.35
E. 0.4
[单选题]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少于
A. 50mg
B. 75mg
C. 120mg
D. 150mg
E. 250mg
[单选题]极差是反映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极差计算相对简单
B. 极差不能够较好地反映观察值的变异
C. 样本含量相差悬殊时不宜比较极差
D. 即使样本量相同,极差也不够稳定
E. 两组极差相同,则其离散程度必相同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见于哪种疾病
A. 急性白血病
B. 血小板无力症
C. MDS
D. 肝硬化
E. 心肌梗死
[单选题]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 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择对照
B. 从病人的亲属中选择对照
C. 从病人的朋友中选择对照
D. 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E. 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4z8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