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劳动纪律(work discipline)、商业秘密(trade secret)、诉讼时效(limitation of action)、经济纠纷(economic dispute)、提起公诉(institute public prosecution)、书面形式(written form)、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明确规定(clearly stipulated)、《劳动法》(law of labor)
[多选题]抽象的精神原则是中国古代的礼的含义之一,可归纳为“亲亲”和“尊尊”。以下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 “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上凌下,以亲压疏
B. “亲亲长为首”
C. “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
D. “尊尊上为首”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89~90 问题: 被告人王某被公诉机关以经济诈骗为由提起公诉,王某辩称不是经济诈骗,而是经济纠纷,并找到律师周某,要求为其进行无罪辩护。周某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王某不仅从事了诈骗犯罪活动,而且还有伪造证据的行为。周某打算进行有罪辩护,但被告人王某坚持让周某为其进行无罪辩护,并声称因周某知道的太多了,如不听话,将找人好好收拾周某。周某想终止委托关系。问:
A. 第89题:律师周某接受被告人王某的委托后,被告人王某的哪些行为或者要求,构成律师周某终止委托关系的理由?( )。
B. 王某所提出的要求不仅过分,而且带有欺诈的性质
C. 王某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所谓证据是伪造的,会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
D. 王某对律师周某进行人身威胁
E. 王某的要求有可能会给他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多选题]第 14 题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存在下列哪些关系? ( )
A. 先后关系
B. 附带关系
C. 移送关系
D. 参照关系
[多选题]根据1954年宪法和现行宪法有关立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B. 现行宪法则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C. 1954年宪法没有授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
D. 现行宪法则明确规定(clearly stipulated)了国务院有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
[多选题]甲系某股份制电力公司所属某供电所抄表组抄表员。在一次抄表时,甲与某金属加工厂承包人乙合谋少记载该加工厂用电量,并将电表上的数字回拨,使加工厂少交3万元电费。事后甲从乙处索取好处费1万元。关于甲的行为触犯的罪名,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贪污罪
B.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C. 盗窃罪
D. 诈骗罪
[多选题]第 14 题 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但存在下列哪些情形时,可以予以公开?( )
A. 权利人同意公开的
B. 不公开可能对申请人的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C. 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D. 申请人支付相应费用的
[多选题]第 16 题 2003年某省政府为实施省人大的地方性规定出台一部规章,2006年省人大对该地方性法规进行修订,但未对该规章废止与否作出规定。2008年某省行政机关依据该规章对甲作出处罚。甲不服处罚提起行政诉讼,提出不应适用该规章。关于法院是否应适用该规章,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因地方性法规已修改,规章失效,不予适用
B. 因修改后的地方性法规未明确废止该规章,应予适用
C. 如规章与修改后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不予适用
D. 如因地方性法规的修改,相应规章丧失依据不能单独实施的,不予适用
[单选题]依照《劳动法》(law of labor)的规定,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written form)订立,下列哪些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 劳动合同期限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
劳动保护和工作时间
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
[多选题]2003年8月,设立于同一行政区域内的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了40台电脑,协议约定乙公司于2004年1月31日之前交货,甲公司于2004年3月15日之前付清货款。乙公司按期向甲公司交付了40台电脑,但甲公司只在2004年3月向乙公司交付了29台电脑款,其余11台电脑款一直未交付。2005年1月,乙公司起诉,要求甲公司支付余款及其利息,法院受理了此案。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电脑质量不合格,准备提起反诉。关于提起反诉的解答,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公司的反诉在主体、管辖和牵连关系上都是符合反诉条件的
B. 该反诉应该在答辩期届满之前提出
C. 反诉所需要交纳的受理费较通常的起诉减半收取
D. 该反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应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多选题]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不适当决议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撤销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但不能改变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进行宪法监督,但不能改变或撤销判决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3j3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