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痴呆的病位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2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陈旧性(ol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心理量表(psychological scale)、胸膜炎(pleurisy)、肺脓肿(lung abscess)、脑神经(cranial nerve)、耳鼻咽(ear nose)、肺炎球菌性肺炎(pneumococcal pneumonia)、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 [多选题]痴呆的病位是

  • A. 心
    B. 肾
    C. 脑
    D. 脾
    E. 肝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以下哪种不属慢粒加速期症状
  • A. 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B. 脾进行性增大
    C. 马利兰治疗有效
    D. 出现ph1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异常
    E.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胃痛特点的是
  • A. 胀痛
    B. 刺痛
    C. 隐痛
    D. 闷痛
    E. 反跳痛

  • [多选题]尿毒症患者如有少尿,24小时尿量应少于多少
  • A. 1500ml
    B. 1000ml
    C. 500ml
    D. 400ml
    E. 100ml

  • [多选题]患者男性,45岁,以“因回吸鼻涕带血3个月,右耳听力下降10天”就诊。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回吸鼻涕带血,多为陈旧性血液,无鼻塞、头痛、咳痰等表现,未诊治。近10天出现右耳听力、减退、伴耳鸣,无眩晕、耳痛、耳流脓等。临床检查见:右侧耳道通畅,右鼓膜完整、内陷,鼓室有积液;鼻腔未见异常,间接鼻咽镜检查见右侧咽隐窝处黏膜粗糙不平,稍隆起。右侧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根据以上表现,回答如下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作的相关检查包括( )。A、MRI
  • A. 鼻咽部活检
    B. CT
    C. 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
    D. EBV-IgA抗体检测
    E. 鼻咽脱落细胞学检查
    F. 鼻咽癌多发于鼻咽侧壁
    G. 鼻咽癌以女性居多,约为男性的两倍
    H. 鼻咽癌的发病率为耳鼻咽(ear nose)喉科恶性肿瘤之首
    I. 我国是世界各大洲中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
    J. 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K. 病理以腺癌较多见
    L. 肿大淋巴结压迫颈内静脉导致回流障碍
    M. 神经血管反射性痛
    N. 鼻部局部炎性感染
    O. 三叉神经眼支的末梢在硬脑膜处受压
    P. 肿大淋巴结侵蚀颈椎骨质
    Q. 颅底骨质破坏
    R. 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额部无汗,则提示( )。A、第Ⅺ对脑神经(cranial nerve)受累
    S. 第Ⅷ对脑神经(cranial nerve)受累
    T. 第Ⅹ对脑神经(cranial nerve)受累
    U. 第Ⅸ对脑神经(cranial nerve)受累
    V. 第Ⅻ对脑神经(cranial nerve)受累
    W. 颈交感神经受累
    X. 经蝶腭孔
    Y. 经颈内动脉管
    Z. 经翼管

  • [单选题]食管癌多发生在
  • A. 食管上段
    B. 食管下段
    C. 食管中段
    D. 食管肌肉
    E. 食管软骨

  • [多选题]男,24岁,淋雨后发热,咳嗽,并咳铁锈色痰,可能的病因为
  • A. 胸膜炎
    B. 肺脓肿
    C. 气胸
    D. 肺炎球菌性肺炎(pneumococcal pneumonia)
    E. 肺结核

  • [多选题]以下符合心脏神经症现代观念的有( )
  • A. 男女发病率相似
    B. 属于精神心理诊断标准中"躯体形式障碍"分类
    C. 不仅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还伴有其他多系统症状
    D. 可以通过心理量表评分进行明确诊断
    E. 器质性心脏病可伴有心脏神经症

  • [多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的腹痛症状临床上表现为
  • A. 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B. 腹痛多为右下腹隐痛或钝痛,进食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缓解
    C. 腹痛部位不定,以右上腹或中腹多见,夜间出现阵发性疼痛
    D. 腹痛多位于中上腹,进食后疼痛加剧
    E. 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

  • [多选题]健康人运动时的心率一般应控制在每分钟(次)减去年龄为宜。 ( )
  • A. 170
    B. 120
    C. 200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7ywp7r.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