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下列各项,不会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1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体重减轻(weight loss)、重要依据(important basis)、腹胀痛(distending pain)、继发性肺结核、细胞周期特异性、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原发性肺结核(epituberculosis)

  • [多选题]下列各项,不会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 A. 风疹
    B. 流行性腮腺炎
    C. 免疫缺陷性疾病
    D. 结核病
    E. 百日咳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细胞外液占体重的
  • A. 75%~80%
    B. 55%~60%
    C. 15%~20%
    D. 35%~40%
    E. 4%~5%

  • [多选题]冠心病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为
  • A. 临床表现
    B. 冠状动脉造影
    C. 静息心电图
    D. 运动平板
    E. 心肌核素显像

  • [多选题]流脑治疗
  • A. 扩容为主
    B. 补液为主
    C. 对症为主
    D. 抗菌为主
    E. 抗病毒为主

  • [多选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是
  •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是

  • A. 肺心病B. 呼吸衰竭C. 继发性肺结核S
    B. 肺心病
    C. 呼吸衰竭
    D. 继发性肺结核
    E. 原发性肺癌
    F. 自发性气胸

  • [单选题]一门脉肝硬化腹水病人,近两天出现腹泻,恶寒发热,腹痛,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最大可能是
  • A. 肝癌破裂
    B. 自发性腹膜炎
    C. 门静脉血栓形成
    D. 结核性腹膜炎
    E. 腹腔转移癌

  • [多选题]患者男,53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 36.3℃,P 84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可引起脾大的疾病有A、血吸虫病
  • A. 钩虫病
    B. 慢性疟疾
    C. 菌痢
    D. 肝硬化
    E. 胃溃疡
    F. 黑热病
    G. 猩红热
    H. 脾功亢进
    I. 甲亢
    J. Ph′染色体阳性
    K.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L. AMLl-ETO融合基因阳性
    M. CBFp-MYH11融合基因阳性
    N. 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为主,其中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
    O. 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为主,其中原粒细胞明显增多
    P. 偶见Gaucher细胞
    Q. NAP强阳性
    R. 粒细胞胞质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S. 脾大可能的原发病
    T. 类白血病反应
    U. 自身免疫性贫血
    V. 再生障碍性贫血
    W. MDS
    X. 骨髓纤维化
    Y. ITP
    Z. 口服羟基脲

  • [多选题]下列是体循环淤血症状,除了
  • A. 纳差、恶心
    B. 上腹胀痛
    C. 少尿
    D. 水肿
    E. 呼吸困难

  • [多选题]可发生Ⅰ型呼吸衰竭
  • A. 右中叶综合征
    B. 肺栓塞
    C. 肺炎球菌肺炎
    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 原发性肺结核(epituberculosis)

  • [单选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的机制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 增加肌质网对Ca2+的摄取和释放速度
    C. 激活蛋白激酶
    D. 促进肌质网磷酸化作用
    E. 细胞内CAMP减少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7yqrnk.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