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参考值(reference valu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浆细胞(plasma cell)、正态曲线(normal curve)、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血浆胆红素(plasma bilirubin)、总面积(total area)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A. 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
B.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C. 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
D. 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
E.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对于迟缓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可由IgG抗体引起
B. 在血管外溶血
C. 多数在输血后1~2天发作
D. 由巨噬细胞造成红细胞破坏
E. 患者不一定会出现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单选题]正态分布μ±1.96σ的面积占总面积(total area)的
A. 95.00%
B. 68.27%
C. 95.45%
D. 98.00%
E. 99.00%
[多选题]临床上应用酶检测诊断疾病时,一般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 组织与血清酶活性比值在10倍以上
B. 酶组织分布广
C. 要有合适的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的
D. 同工酶有一定组织分布特异性
E. 组织损伤后,酶能较快地释放到血液中
[单选题]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不包括
A. 浆细胞异常增殖
B. 正常体液免疫抑制
C. 异常免疫球蛋白增殖造成病理损伤
D. 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与组织损伤
E. 溶骨性病变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7yje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