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房室传导阻滞、抗心律失常(antiarrhythmic)、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兴奋性(excitability)、完全性(complete)、心电图机(electrocardiograph)、自律性(automaticity)、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自律性(automaticity)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除了
A. P波形态多样
B. 心房率常为150~200次/分
C. 常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 P波之间的等电位线存在
E. 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恢复到-80mV~-90mV,意味着
A.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结束,进入超常期
B. 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
C. 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 由于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 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单选题]关于左后分支阻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临床比较常见
B. 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C. I、aVL导联QRS波群呈rS型
D. 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呈qR型
E. 应排除心电轴右偏的其他原因
[单选题]患者女性,24岁,心电图上见所有QRS波群的尖端变钝、出现切迹,ST段弧型下移,而使用另一台心电图机描记该患者心电图时QRS波群尖端切迹和ST、段弧型下移现象均消失,其原因是
A. 12导联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
B. 阻尼过大
C. 阻尼过小
D. 走纸速度不均匀
E. 走纸速度过慢
[单选题]关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与自律性(automaticity)增高的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A. 后者心率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B. 前者心动过速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C. 后者经电生理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
D. 后者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终止其发作
E. 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减慢后者的频率
[单选题]使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心电图可表现为
A. PR间期延长,QT间期不变
B. PR间期不变,QT间期延长
C. 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
D. PR间期不变,QT间期不变
E. PR间期缩短,QT间期缩短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见的双束支阻滞为
A.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B.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
C.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间隔支阻滞
D. 左前分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
E. 左前分支阻滞合并左间隔支阻滞
[单选题]关于心肌灌注显像与葡萄糖代谢显像结合评价存活心肌的论述,错误的是
A. 灌注和代谢均正常,是心肌存活的表现
B. 灌注和代谢均缺失,即灌注/代谢匹配,表示心肌有一定的活力
C. 灌注异常,代谢存在,即灌注/代谢不匹配,是心肌存活的表现
D. 灌注和代谢均缺失,即灌注/代谢匹配,表示心肌梗死或瘢痕化
E. PET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存活心肌较SPECT显像方法更为准确可靠
[单选题]描记心电图的常规走纸速度为
A. 12.5mm/s
B. 25mm/s
C. 50mm/s
D. 75mm/s
E. 100mm/s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7e7j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