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白喉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4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神经末梢(nerve ending)、密切接触者(close contacts)、呼吸道分泌物(airway secretion)、共同生活(living together)、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A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hemolytic streptococci (gas))、排泄物(excrement)、白喉外毒素(diphtherotoxin)、抗吞噬作用

  • [单选题]白喉外毒素(diphtherotoxin)的毒性作用机制是

  • A. 使细胞内延伸因子2(EF-2)灭活,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 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C. 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D. 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E. 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 A. 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B.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 具有抗吞噬作用
    D. 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E. 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 [多选题]SARS的密切接触是指
  • A. 病人的亲属
    B. 治疗或护理、探视病例
    C. 间接接触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D. 与病人共同生活
    E. 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 [单选题]较少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杆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结核分枝杆菌
    E. A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hemolytic streptococci (gas))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7568z7.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