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以上三者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5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共济失调(ataxia)、近亲结婚(consanguineous marriage)、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肺炎球菌(pneumococcus)、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 ...)、快速增长(rapid growth)、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spp)、非地方性甲状腺肿(non-endemic goitre)

  • [多选题]"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以上三者共同的病因是( )

  • A. 津血亏虚
    B. 津枯肠燥
    C. 感受外邪
    D. 感受寒邪
    E. 瘀血内阻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原发性细胞免疫缺陷病
  • A. Bruton病
    B. DiGeorge综合征
    C. SCID
    D. WPW综合征
    E. HIE

  • [多选题]患儿男,8岁。不自主眨眼、歪嘴1年,加重伴四肢舞动、喉中发声1个月就诊。眨眼在看电视或写作业或注意力分散时有减轻,可自行控制数分钟,做脑电图检查正常。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癫痫
  • A. 多发性抽动
    B. 舞蹈症
    C.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
    D. 肝豆状核变性
    E. 青霉胺
    F. 氟哌啶醇
    G. 青霉素
    H. 利他林
    I. 左旋多巴
    J. 张口、舌不能伸出、颈强直、肢体僵硬,神志清楚,考虑为A、颅内压增高
    K. 共济失调
    L. 急性肌张力不全
    M. 癫痫发作
    N. 去大脑强直

  • [多选题]女,30岁,月经周期规律,为28日,基础体温呈双相型,若于月经周期第12日刮宫,镜检子宫内膜应为
  • A. 增殖期中期
    B. 增殖期晚期
    C. 分泌期早期
    D. 分泌期中期
    E. 分泌期晚期

  • [单选题]关于早期妊娠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 早孕期孕妇血中HCG快速增长(rapid growth)
    B. 妊娠12周后血中HCG达高峰
    C. 基础体温测量高温相持续l8天以上,早孕可能性较大
    D. 妊娠6周后8超可显示出胎芽
    E. 早孕反应通常在妊娠l2周后消失

  • [多选题]下列哪项与子宫性闭经的发病无关
  • A. 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
    B. 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
    C. 子宫内膜炎
    D. 子宫腔内放射治疗后
    E. 服用避孕药后抑制反应

  • [多选题]5岁2个月女孩,身高84cm,身长的中点位于脐下缘,腕骨骨化中心四个,智力落后,皮肤粗糙,眼睑水肿,眼间距增宽,常吐舌,父母非近亲结婚,住地非地方性甲状腺肿(non-endemic goitre)流行地区。诊断考虑A、垂体性侏儒症
  • A. 21-三体综合征
    B. 苯丙酮尿症
    C.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D. 黏多糖病(Ⅰ型)
    E. 血糖测定
    F. 脑电图检查
    G. 腕部X线射片
    H. 尿三氯化铁试验
    I. T3、T4、TSH检查
    J. 甲状腺无或少
    K. 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L. 母孕期饮食中缺碘
    M. 母孕期用抗甲状腺药物
    N. 甲状腺集碘功能或碘的有计划过程障碍
    O. 食欲改善,反应灵活
    P. 便秘与腹胀缓解
    Q. TSH基本正常
    R. T3、T4基本正常
    S. 骨龄和身高达到正常同龄儿水平

  • [多选题]良性葡萄胎的病理特点不包括
  • A. 滋养细胞增生
    B. 绒毛间质水肿
    C. 绒毛间质内胎源性血管消失
    D. 血栓形成,细胞间变
    E. 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与预后有关

  • [多选题]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是
  • A.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
    B. 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spp)、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流感杆菌、沙雷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D. 阴沟杆菌、军团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E. 李斯特菌、腐乳链球菌、B族链球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zp966.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