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定义信息安全策略,描述的是信息安全在单位内的重要性,提出管理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9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基本特征(basic characteristics)、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应用领域(application field)、广泛应用、人类社会(human society)、语法结构(grammatical structure)、编译程序(compiler)、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工作指南(work guidance)、完成任务(task-performing)

  • [判断题]定义信息安全策略,描述的是信息安全在单位内的重要性,提出管理信息安全的方法,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方向和支持。()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数字签名是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接收者可以确定发送者的身份是否真实,同时发送者不能(16)发送的消息,接收者也不能(17)接收的消息。Kerberos是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的(18)系统。为了防止重放(replay)攻击,它使用了一次性的(19)和时间戳。在公钥加密的情况下,用户必须警惕用于加密的公钥是否属于真正的接收者,为此必须使用数字证书;常用的数字证书格式有(20)证书和X.509证书。
  • A. 泄露
    B. 隐藏
    C. 篡改
    D. 否认

  • [单选题]项目计划方法是在项目计划阶段,用来指导项目团队制订计划的一种结构化方法。(32)是这种方法的例子。
  • A. 职能工作的授权
    B. 项目干系人的技能分析
    C. 工作指南(work guidance)和模板
    D. 上层管理介入

  • [单选题]● 某公司接到一栋大楼的布线任务,经过分析决定将大楼的四层布线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丙、丁四个项目经理,每人负责一层布线任务,每层面积为 10000平米。布线任务由同一个施工队施工,该工程队有5个施工组。甲经过测算,预计每个施工组每天可以铺设完成 200平米,于是估计任务完成时间为10 天,甲带领施工队最终经过14天完成任务(task-performing);乙在施工前咨询了工程队中有经验的成员,经过分析之后估算时间为12天,乙带领施工队最终经过13天完成;丙参考了甲、乙施工时的情况,估算施工时间为15天,丙最终用了21天完成任务(task-performing);丁将前三个施工队的工期代入三点估算公式计算得到估计值为 15天,最终丁带领施工队用了 15 天完成任务(task-performin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0) 。(40)
  • A. 甲采用的是参数估算法,参数估计不准确导致实际工期与预期有较大偏差
    B. 乙采用的是专家判断法,实际工期偏差只有1 天与专家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C. 丙采用的是类比估算法,由于此类工程不适合采用该方法,因此偏差最大
    D. 丁采用的是三点估算法,工期零偏差是因为该方法是估算工期的最佳方法

  • [单选题]软件是由(36)组成。
  • A. 程序,数据和文档
    B. 程序和数据
    C. 源代码,数据和结果
    D. 源代码,数据和文档

  • [单选题]下面是关于树和线性结构的描述:线性结构存在惟一的没有前驱的(14),树存在惟一的没有前驱的(15);线性结构存在惟一的没有后继的(16),树存在多个没有后继的(17);线性结构其余元素均存在(18),树其余结点均存在(19)。
  • A. 由此可见,由于线性结构是一个(20)结构,元素之间存在的是(21)的关系,而树是一个(22)结构,元素之间存在的是(23)的关系。
    B. 首元素
    C. 根结点
    D. 尾元素
    E. 叶子

  • [单选题]● 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有一个需求项的描述为: “探针应以最快的速度响应气压值的变化” 。该需求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具有(7) 。(7)
  • A. 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
    B. 可信性
    C. 兼容性
    D. 一致性

  • [单选题]文中( 2 )处正确的答案是( )。
  • A. V24
    B. V28
    C. V11
    D. V10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w8xl6.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