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临床免疫医学副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08.05)相关信息,更多2023临床免疫医学副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08.05)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Ig分子的Fab片段能( )。
A. 通过胎盘
B. 结合细胞
C. 结合抗原
D. 激活补体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准确度反映的是待测物的测定值与其真值的一致性程度
B. 准确度反映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独立的测定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
C. 精密度反映的是待测物的测定值与真值的一致性程度
D. 偏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测定值的离散度,尤其是大样本资料
E. 室内质控可以反映检测的准确度
3. [单选题]人类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占血浆蛋白总量的 ( )
A. 5%
B. 10%
C. 15%
D. 20%
E. 30%
4. [单选题]以下关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可用,免疫印迹测定法可用
B.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不可用,免疫印迹测定法可用
C.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可用,免疫印迹测定法不可用
D.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不可用,免疫印迹测定法不可用
E. 以上都不正确
5. [单选题]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对有关刺激的反应性与功能状态的试验是
A. 噬菌体裂解实验
B. 溶血试验
C. 空斑形成试验
D.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 T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6. [多选题]关于肿瘤特异性抗原(TS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指仅表达于肿瘤组织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中的抗原
B. 化学物质诱发的TSA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
C. 自发性肿瘤很难检测到TSA
D. TSA主要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E. 病毒诱发的肿瘤细胞表面TSA多系病毒基因表达成分
7. [单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A. 凝固酶
B. 葡萄球菌溶素
C. 肠毒素
D. 表皮剥脱毒素
E. 索状因子
8. [单选题]在三羧酸循环的反应中,下列哪→步不为呼吸链提供氢原子( )
A.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B. 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 苹果酸→草酰乙酸(oxaloacetic acid)
D. 琥珀酸→延胡索酸
E. 柠檬酸→异柠檬酸
9. [单选题]关于不同细胞分离方法的综合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
A. 早期的分离技术根据物理属性和生物属性进行分离的
B. 早期的分离技术用目前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来比较是低的,所以在目前已经被取代
C. 近期的分离技术有细胞固相包被技术、细胞淘洗技术、磁珠分离技术及流式细胞术等
D. 近期的分离技术根据细胞表面标志进行分离细胞,以细胞亲和层析为代表
E. 以细胞表面标志物为分离标志的细胞分离技术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经典的细胞分离技术
10. [多选题]下述有关定量测定室间质量评价样本靶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评样本的靶值并不是绝对的
B. 定量测定靶值则取决于当时所用参考方法的测定重复性,通常为均值±2s或3s
C. 定量测试靶值可使用参考方法值或参考实验室测定均值
D. 定量测试靶值可以使用室间质评机构的采用常规方法的测定值
E. 定量测试靶值也可使用各参评实验室修正均值
11. [单选题]与急性胰腺炎时代谢变化不符的结果是
A. 血清淀粉酶于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
B. 血清高铁血红蛋白阳性提示有出血和坏死
C. 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48~72小时开始升高
D. 血清淀粉酶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比值降低
E. 腹水中的淀粉酶水平比血清中为高
12. [单选题]在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测定中,酶免疫显色测定与酶免疫化学发光测定不同的是( )。
A. 原理不同
B. 测定模式不同
C. 测定步骤不同
D. 酶作用的底物不同
E. 上述两者均不相同
13. [单选题]目前临床上用于分离甲胎蛋白异质体的物质是
A. 琼脂糖
B. 聚丙烯酰胺
C. 植物凝集素
D. 醋酸纤维素
E. 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单克隆抗体
14. [单选题]某皮革厂(tannery)一工人剥了一只死羊的皮后,手臂先出现了丘疹,次日疹顶部出现水疱,内含金黄色液体,周围组织明显肿胀,硬而不凹陷,随后中心区呈现出血性坏死,四周有成群的小水疱。取出疱的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和荚膜染色。镜检发现有荚膜的革兰阳性竹节状大杆菌。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此工人是感染了( )
A. 蜡样芽孢杆菌
B. 枯草芽孢杆菌
C. 多粘芽孢杆菌
D.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E. 炭疽芽孢杆菌
15. [单选题]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下述哪一个表述
A. 平均值
B. 标准差
C. 标准差倍数
D. 变异系数
E. 中位数
16. [单选题]细胞因子分子生物学检测所测定的目标是
A. 可溶性细胞因子
B. 细胞因子的mRNA
C. 细胞内细胞因子
D. 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E. 细胞因子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