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利多卡因(lidocaine)、房室传导阻滞、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不良现象(bad phenomenon)、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时间段分析
[单选题]梯形图中AV代表
A. 心房区
B. 心室区
C. 窦房区
D. 交界区
E. 窦房结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下述哪些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
A. 丙吡胺
B. 美西律
C. 索他洛尔
D. 胺碘酮
E. 利多卡因
[单选题]心室肌最后除极的部位是
A. 左心室基底部和右心室肺动脉圆锥部
B. 室间隔左侧中1/3处
C. 室间隔右侧中1/3处
D. 心尖部除极
E. 室间隔除极
[单选题]关于HRV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HRV是判断自主神经活性的定量指标
B. HRV降低可作为预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的指标
C. HRV时域分析以24小时为宜
D.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可以取任意时间段分析
E. 只有相同时程、相同类型的HRV指标可以进行比较
[单选题]有关起搏器感知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改变A波和V波的灵敏度值,可改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B. 感知过度时,心电图上出现短于起搏间期的间歇
C. 调高感知灵敏度值(降低灵敏度),可消除感知过度现象
D. 调低感知灵敏度值(提高灵敏度),可消除感知不良现象
E. 感知T波,可通过调高感知灵敏度值来解决
[单选题]梯形图中A代表
A. 心房区
B. 心室区
C. 窦房区
D. 交界区
E. 窦房结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逸搏心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指连续3个及以上的交界性逸搏
B. QRS波群形态与窦性下传者相同或相似
C. 频率多为40~60次/分
D. 长间距后延迟出现
E. QRS波群前后不会出现逆行P′波
[单选题]几乎可以肯定是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引起的心律失常是
A. 窦性心动过缓
B. 心房颤动
C.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D.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 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多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 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E.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单选题]下列是心包积液常见的X线征象,但应除外
A. 心脏普大型,呈烧瓶样或球状
B. 心缘搏动增强
C. 上腔静脉扩张
D. 主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
E. 主动脉影缩短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lo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