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肝性脑病产生机制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2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内毒素(endotoxin)、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脑水肿(brain edema)、肠道病毒(enterovirus)、比例失调(disproportionality)、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趋于稳定(tended to be stable)、厌氧菌败血症(anaerobe septicemia)

  • [多选题]肝性脑病产生机制有

  • A. 血氨的储积
    B. 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
    C.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D. 肠道呈酸性环境
    E. 肠道呈碱性环境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当医生用手触诊患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压于疼痛部位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tended to be stable),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这一体征表示下列哪一种意义
  • A. 脏器的炎症已累及腹膜的脏层
    B. 脏器的炎症已累及腹膜的壁层
    C. 脏器的炎症已累及肠系膜
    D. 脏器的炎症已累及邻近脏器
    E. 脏器的炎症已累及大网膜

  •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肺孢子菌存在的三种形态
  • A. 包囊
    B. 滋养体
    C. 包囊前期
    D. 荚膜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虱传回归热的潜伏期为 ( )
  • A. 5~6天
    B. 7~8天
    C. 9~10天
    D. 11~12天
    E. 13~14天

  • [单选题]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与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最重要的鉴别点是
  • A. 肥达反应
    B. 流行与散发不同
    C. 皮疹多少不一
    D. 外斐反应
    E. 接种后豚鼠阴囊反应不一样

  • [单选题]暴发型脑膜脑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 A. 脑膜炎球菌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
    B. 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
    C. 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
    D. 急性肾上腺功能衰竭
    E. 内毒素所致脑水肿颅内高压

  • [单选题]关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为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
    B. 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敏感
    C.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D. 甲醛、碘伏都能灭活病毒
    E. 病毒在50 ℃可被迅速灭活

  • [单选题]厌氧菌败血症(anaerobe septicemia)常见的致病菌是 ( )
  • A. 脆弱类杆菌
    B. 梭状芽孢杆菌
    C. 白假丝酵母菌
    D. 双歧杆菌
    E. 消化链球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kpkpw.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