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化学结构与毒效应之间的关系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7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艾滋病患者(aids patient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倒置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传染病防治法(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 law)、暗视野显微镜(darkfield microscope)、《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 [单选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之间的关系

  • A. 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 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E. 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的时间是
  • A. 1985年9月6日
    B. 1987年6月1日
    C. 1987年9月6日
    D. 1985年6月9日
    E. 1992年7月1日

  • [单选题]我国在何时首次发现莱姆病
  • A. 1960年
    B. 1966年
    C. 1970年
    D. 1985年
    E. 1990年

  • [单选题]与一般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相比较,解脲支原体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须添加下列何种成分
  • A. 牛心
    B. NaCl
    C. 尿素
    D. 酵母浸膏
    E. 蛋白胨

  • [单选题]拟态弧菌和霍乱弧菌生化特性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 A. 霍乱弧菌发酵山梨醇
    B. 拟态弧菌发酵山梨醇
    C. 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
    D. 霍乱弧菌不发酵蔗糖
    E. 拟态弧菌既不发酵蔗糖也不发酵山梨醇

  • [单选题]19世纪末发现的主要病原体不包括
  • A. 大肠埃希菌
    B. 肺炎克雷伯菌
    C. 脑膜炎奈瑟菌
    D. 艾滋病病毒
    E. 流感嗜血杆菌

  •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采取紧急措施的条件有三个,必须同时具备
  • A. 传染病暴发、流行,而不是处于—般发病水平
    B. 不采取紧急措施不足以控制疫情
    C. 县级政府必须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
    D. 县级医疗机构决定
    E. 县级疾病控制机构决定

  • [单选题]在毒理学中毒物的准确概念是
  • A. 所有进入生物体的化学物质都是毒物
    B. 所有进入生物体引起DNA改变的物质都是毒物
    C. 各种治疗药物也都是毒物
    D. 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干扰正常生化和生理功能,引起病理改变的物质
    E. 以上都不对

  • [单选题]用于检查活细菌、螺旋体及其动力的显微镜是
  • A. 普通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darkfield microscope)
    C. 相差显微镜
    D. 倒置显微镜
    E. 偏光显微镜

  •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属于
  • A. 弹状病毒科
    B. 披膜病毒科
    C. 冠状病毒科
    D. 腺病毒科
    E.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ewyw4.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