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动脉血压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7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敏感性与特异性(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质量问题(quality problem)、大小便失禁(gatism)、双螺旋结构(double helix structure)、缓冲作用(buffer action)、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具体操作(concrete operation)、书面材料(written materials)、围产期感染(perinatal infection)、发生变化

  • [单选题]动脉血压

  • A. 舒张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B.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称为收缩压
    C. 大动脉弹性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D. 心肌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碰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
    E. 足够的血量对动脉血压具有缓冲作用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解冻后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储存在何种温度,保存期为多少小时
  • A. 2~6℃,6小时
    B. 2~6℃,12小时
    C. 2~6℃,24小时
    D. 4~6℃,4小时
    E. 4~6℃,6小时

  • [单选题]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大于90%的围产期感染(perinatal infection)HBV的婴儿可成为携带者
    B. HBV携带者除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外,还产生大量的传染性的包膜蛋白
    C. 大概有5%感染HBV的成人变成慢性HBsAg携带者,而95%的感染者可以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
    D. 约60%的HBV慢性感染病例会发生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E. 我国人群中HBsAg慢性携带约为10%

  • [单选题]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使用的标记物是
  • A. 放射性核素
    B. 辣根过氧化酶(HRP)
    C. 碱性磷酸酶(AP)
    D. 荧光素
    E. β-半乳糖苷酶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自何时起施行
  • A. 2004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
    C. 2004年12月31日
    D. 2005年1月1日
    E. 2005年3月1日

  • [单选题]采血时穿刺部位要做好消毒准备,有效的消毒剂是
  • A. 2%~2.5%碘酒消毒,待干后用75%酒精脱碘;或0.3%的安尔碘进行消毒
    B. 2%~2.5%碘酒消毒,待干后用75%酒精脱碘;或0.2%的安尔碘进行消毒
    C. 2%~2.5%碘酒消毒,待干后用70%酒精脱碘;或0.2%的安尔碘进行消毒
    D. 2.5%~3%碘酒消毒,待干后用75%酒精脱碘;或0.2%的安尔碘进行消毒
    E. 2%~2.5%碘酒消毒,待干后用75%酒精脱碘;或0.1%的安尔碘进行消毒

  • [单选题]正确执行适宜的SOP对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的作用
  • A. 可以解决人员发生变化和临时上岗需要进行培训时能提供帮助,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B. 使员工的培训复杂化,但标准化
    C. 当单位在出现医疗纠纷或发生质量问题需要法律介入时,有助于解决有争议的问题
    D. 规范具体操作(concrete operation)时最大限度降低由于口头或随意书面材料(written materials)导致的人为误差
    E. 作为常规工作的操作标准,为有效的实施质量监督提供依据。

  • [单选题]以下属于中度献血不良反应的是
  • A. 情绪紧张焦虑、呼吸和心跳加快
    B. 较重者意识丧失、惊厥及大小便失禁
    C. 眩晕、连续呵欠或恶心呕吐
    D. 惊厥伴有晕厥
    E. 脉搏减弱

  • [单选题]关于血红素的合成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与肝
    B. 红细胞不能合成血红素
    C. 合成所有步骤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D. 血红素合成的原料是琥珀酰辅酶
    E. 血红素合成主要的调节步骤是ALA的合成

  • [单选题]Watson和Crick提出的双螺旋结构称为
  • A. A-DNA
    B. B-DNA
    C. C-DNA
    D. D-DNA
    E. Z-DNA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97q70.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